長安很贊同妹妹的話。田地是最廉價的,百姓種地為的是溫飽,世家大族壟斷田地,卻是為了囤積居奇,造成糧價波動,好從中牟利。
若是發展工業,田產就顯得單薄,商業和工業能夠快速發展,百姓也能得到糧食以外的收入。
不過,悅悅說,從國外進口糧食,在這里不現實,他不會造蒸汽輪船,靠著帆船渡海,風險太大,只是運糧食回來,經營海船的商戶瘋了才干這事兒。
袁世基快速記錄下太子所說,高速路鋪設的城市,一點意見沒有。他最讓太子滿意的品質,就是聽話照做。做事從不多想,也不夾帶個人感情,這一點很難,起碼一般人很難辦到。
趙慶弘吩咐道:“再抄一份給文睿,讓他好安排江湖兄弟和道上來投奔的人。”
袁世基低頭抄寫。趙慶弘打著哈欠道:“這事兒三五年做不好,慢慢來吧!哦,我這里有一份奏折,文睿要不要看看?”
長安躬手道:“草民不敢僭越。”
趙慶弘笑著道:“看吧!我看了,感覺里面有方先生的影子,你也瞧瞧。”
景良送了奏折過來,長安看了開頭就知道,這是廖聆又跟老爸通信了。
奏折上寫的是軍隊改制,建設軍隊院校的意見。
長安一看就知道,這是老爸二把刀子在胡扯,現代軍隊雖然統一裝備,但,某些兵種好像也有秘密武器。
奏折上說,不允許有秘密武器,都要拿出來,讓朝廷統一調派。這就有點扯了,有些軍中的秘密武器,針對的是關城的特殊情況。拿出來別的軍隊用不上,倒是給朝廷添負擔。
不過,長安不會拆廖聆和老爹的臺,至于什么軍服上繡星星,這些都是小節。太子能靠著這份奏折,改制軍隊,把可信的人安排進來,這才是太子的真正打算。
長安放下奏折,等著太子爺問話。
趙慶弘喝了一口濃茶,問:“文睿怎么看?”
“這個……”長安沉吟一下道:“廖世子說的是,老一輩的將官,如今賦閑在家,不如出來教授晚輩。文有國子監,武有軍校,朝廷文武兼得,確實是好事。”
趙慶弘道:“我本想讓你父親負責軍校的事情,但,那些老輩的將官實在難纏。方縣令在富通干的不錯,還是不要讓地方失去一位好縣令了。”
長安躬手道:“多謝太子爺!”
趙慶弘話鋒一轉,問:“你將來想入兵部嗎?你若待在工部,是朝廷的一大損失啊!”
袁世基筆尖一頓,太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妹夫果然有能力。
長安笑道:“我考舉人都費勁,還是等考出來,再做打算不遲。”
趙慶弘道:“過些日子,我安排人教授你課業。不過,軍校的事情,你父親不能來管,你妹夫提了出來,就由你來擇這個刺頭吧!”
長安一愣,“誰啊!誰就妹夫了?我們家還沒同意呢!”
趙慶弘笑了笑,道:“好,你們家沒同意!可這件事,不能交給其他人去辦,我怕他們搞砸了。”
長安哼哼道:“辦事就辦事,扯妹夫干什么?我妹妹還小呢!太子爺請注意,不要隨意亂說,損了我妹妹的名聲。”
趙慶弘笑著答應,“好,以后不說了。把你畫的紡紗車的圖紙拿來吧!還有,你那些準備入朝后,大展伸手的圖紙。
別藏私了,現在拿出來,至少先打出名頭,哪怕考不好,名聲在外了,入朝為官順理成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