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功成名就,封妻蔭子,她一個老太太跟著摻和啥?
這事兒還不好說理去,上頭有她這個老娘,兒子要孝敬不是?
說白了就是朝廷摳門,多給一本敕命冊子不就全了嘛!
“噯?我回去了,你們別忘了,每個月去領朝廷給我的米糧。”牛老太不放心囑咐道。
說到這個,董曉瑩想起來了,“老太太,朝廷發了兩筐生絲,咱家不會弄那東西,我讓人送去土門山了,就是不知能織出多少布來。”
朝廷發給敕命夫人的俸祿,涵蓋了很多項。
除了銀錢,還有羊肉,豆腐,白糖等零零碎碎的東西。
剛開始兩個月,她們還覺得新奇,聚在一起說,以后家里省了買這個,省了置辦那個了。
時間久了,不但沒了新鮮感,還覺得麻煩。
比如生絲,發下來純屬搗亂,誰家的老夫人還在家里織布不成?
再說,北方的老太太不養蠶,讓她織棉布還行,織錦緞,這不是開玩笑嘛!
這事兒牛老太沒意見,道:“白給的東西,能織出來最好,要是不中用,想法子換成銀錢算了。”
話題扯遠了,董曉瑩聞見閨女身上的味道。
找回話題道:“你哥沒事干了?水泥廠建啥樣了?聽說你二伯一天忙的腳不沾地,等著鎮上派人來,好開工呢!
還有軍校的事兒,也不管了?昨兒不是說,地方劃出來了,他不去看著施工?”
“我去換衣裳。”方悅歇過乏,起身道:“這事兒你問我哥唄!”
這些事兒,牛老太之前就不知道,也許聽了一兩句,但她沒放在心上。
聽說兒子不忙活雞精粉子,又忙活泥灰兒工廠了,便好信兒問了幾句。
水泥廠一個是建在鎮子附近,就是那塊之前運石灰回去蓋房,沒人要的石灰地兒。
還有一處是在遷戶路上,走岔道了,打狼后找到的那條溪流。
再一處在京郊,打著太子的大旗,買下的一塊荒地,其中包括產石灰石的地塊。
“轉眼就弄了三個作坊了?”牛老太覺得生活節奏太快,她一不留神就跟不上了。
低頭琢磨了一會兒,牛老太道:“我尋思回去,鎮上也沒以前熱鬧了。”
為啥?董曉瑩不用問,想一想就知道了。
鎮上產業越來越多,各處都需要人,大家分散在各處,當然沒有以前聚在一起時熱鬧。
“說起來,土門山的學校也要送人過去。”董曉瑩道。
牛老太傷感沒有一分鐘,“丟下祖墳遷戶,哪里都不是家了。我算是看開嘍,哪里能賺錢,就要往哪里奔!把著死身子,一輩子不挪窩,窮死都不知為啥!”
老太太還挺豁達,董曉瑩覺得,自己都不如這個古代老太太想的開,“那你還回去嗎?你走了,我在家多無聊啊!”
牛老太一臉壞笑道:“你就看吧!小妞不走,胡老婆子也不走了,就讓她看著我回去,讓她眼熱去。”
“老太太,悅悅還小,這個年紀成親,身子沒長成,生孩子危險。”董曉瑩想從科學方面說說早婚的壞處。
牛老太眼睛一瞪,道:“知道你舍不得閨女,扯年紀大小干啥?都這個年紀成親,人家都能生,咱家小妞不能?咱家小妞身子好著呢!”
被打敗了!普世的觀念如此,你說什么,別人都當你是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