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怎么這句話帶著說不清的曖昧呢?我不百合啊!
地窨子里不一會兒就聚集了很多小姐妹,長靜說,嫁到婆家吃不慣。彩彩說,嫁去外村感覺不適應。
嫁進村的小媳婦們,笑著說,這里什么都好,就是婆母,公爹都在忙,一家子這次才算聚起,她們有很多人都不認識。
外面董曉瑩坐在客廳里,聽著嫂子弟妹們發牢騷,再不是錢多錢少,不是吃不上飯,父母偏心誰的問題了。而是說,父母一天忙不停,不讓兒孫在跟前侍奉。
有人想去京城看看,有人想去富通,有人想跟著方明遠,有人想去京城伺候當官的兒子。
家業大了,是非就多了。方家村最好的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錢,沒人覺得不公平,你會干能干就可以去賺這份錢,不會干就別眼熱人家,誰讓自己不爭氣呢!
但大家滿心期盼的,心里鬧騰著過不去的,是想走出去,孩子們出息了,有考中舉人去做縣丞的,離家三百里外,當娘的舍不得,寧愿不賺錢了,要去守著家里出息的孩子。
還有各處的生意,富通的生意,明才和長力兩個忙不過來,再過去的小輩不夠用,咱娘們在家干啥?不如跟去幫忙,數數記賬咱們都會干。
還有想去寧遠城的,明才媳婦很是糾結,跟去富通,兒媳兒媳在寧遠城,去寧遠城就沒人照顧方明才了,她都想給方明才納房小妾算了。
大食堂里,曾經在方明遠做主事官事,擠兌過他,給他小鞋穿,看不起他的一眾主簿,縣丞,這會兒挨個表忠心,說的一個比一個好聽。
走南闖北賣貨,見慣了大商戶的方明才,此時很是佩服這些當官的了。你說,這些人咋恁會說吶!這些人咋表演的這么好,比戲臺上的戲子,唱的還好聽,表演的還要熱鬧。
方明遠沒時間搭理他們,忙著教導家里的子侄們,“莫要做無用功,你們在任最多八年,這期間要帶領全縣百姓致富,要治理縣城治安,還要發掘人才,方方面面要注意,要分神的地方太多。
與地頭蛇虛與委蛇,只會耽誤時間。不用擔心激起民變,只要你一心為民,百姓能明白你的苦心。”
長書是方明遠親大伯家的孫子,長堤的親弟弟,與方明遠一家關系最近。如今長書在暉山縣做縣丞,被地頭蛇欺負的老殘了,回來就找族長哭,氣的三叔差點帶人去暉山縣,要滅了那幫欺負咱家孩子的壞蛋。
孩子們出息了,有出去做生意,有人在外做官,族里人逐漸開始分散在外。
族長憂心道:“咱要是幾千人的大族,家里田地產出的糧食不夠吃,讓娃子們都出去,咋地在外能混口飯,可咱不是這樣啊!咱地里有糧食,娃子們出去辦正事兒,可不能都出去了,讓家里的事兒閑下來沒人干吧!”
三叔也發愁,“就說長書,這孩子好容易考出去,上任就帶了老楊家的四個小子,到了人家地頭上,還不是要看人家臉色?”
四叔不高興了,“咋地,現在說有啥用,這兩年娃子們成親,外嫁的不少,就算現生也要等著養大不是?你們跟老四說這干啥?他有法子抓撓人啊!”
方氏族里,算上當初一起遷戶的幾家外姓,還有這幾年成親生子,不滿周歲的都算上,也不足五百人。
京城就有幾十人在忙活,董曉瑩總說人手不夠,牛老太一遍遍寫信,讓族里送人去京城幫忙。還有富通縣的買賣,也占著二十幾人。土門山要走五六個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