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方明遠想法相反,胡老太認為,寧遠是廖家的地盤,就該廖家去打理,讓朝廷插手多了,廖家還有何立足的本錢。
“嗯!外族一直是朝廷的心頭大患,文官哪里知道武將的難處。關外異族,不是他們動動筆桿子,耍嘴皮子就能歸順的,你的法子好,順毛捋比嗆著干仗便宜,至少關外和咱們都有利可圖。”
廖聆笑著點頭:“是,把關外野狼養出綿羊,雖非一日之功,但雙方互利的情況下,兩邊能減少很多爭端。”
“不用旁人來寧遠指手畫腳,告訴皇上,這事兒還要有軍隊威懾,才能辦的順利。另外,不了解關外的文臣,去辦此事,只怕會弄巧成拙。”總之一句話,寧遠不需要外人插手。
說這么明就不好了,廖聆小聲道:“這些不用寫在折子上,孫兒會與內閣商議。”
“跟文睿說說,讓他幫你。”胡老太提點孫子。
廖聆湊近了祖母,小聲道:“奶,悅悅真的很聰明,這些都是她想到的。”
胡老太橫了孫子一眼,“還用你說?”
祖孫倆四目相對,廖聆紅了臉,“奶,孫兒能帶悅悅去城外玩嗎?”
“這事兒要安排,你倆定親了,總見面讓人講究。”胡老太嘴上說的嚴肅,心里早就笑翻了,還用你說,早給你們準備好了。
牛老太再次瞞過董曉瑩,說是要帶孫女去看嫁妝莊子,總要先認認莊戶吧!
董曉瑩心想,先去看看也好,免得以后收租子,東家不認識自家莊戶。
不過,董曉瑩有點擔心,“悅悅總出去玩,她的嫁衣還沒繡出來呢!”
牛老太不在意道:“不急,讓繡錦坊繡娘幫忙唄。”
“你孫女不讓啊!”董曉瑩沒說,悅悅沒羞沒臊的表示,要把嫁衣當傳家寶,傳給她的閨女。
以方悅的名氣,成為大師的人,確實有底氣把嫁衣當傳家寶。既然要傳家,就不能讓繡娘幫忙了吧!
喊來方悅問話,“你奶要帶你去莊子看看,你那嫁衣啥樣了?”
方悅很光棍的表示,“我繡一部分,剩下的給繡錦坊送去了。”
“你不是要傳家?”董曉瑩瞪眼了。
“對啊!若是全是我來繡,哪有臉面傳家?我的繡技也就一般,主要是我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繡樣,大師也不能啥都頂尖啊!”方悅狡辯道。
董曉瑩無語了,當年女兒開始學繡花的時候,說要在刺繡領域博得一席之地,現在咋又變成繡樣了。
這事兒方悅沒有覺得不對,繡樣和繡技,同樣是在刺繡界聞名,她打成自己的成就,不是一文不名的小姑娘,即便嫁人,她也與后宅女子不同,她是有事業,有追求,受人敬仰的繡界大師。
牛老太說了一句老實話,“我總感覺,你的大師名頭有水分。畫畫也就那樣,當初沒師傅教你,憑著自己亂畫,總算摸出點門道,若是沒有皇后夸贊一句。我覺得你不能出名這么早。”
“這就是有大號捧的效果,不管怎樣,我出名了,嘻嘻!”現代被捧出來的大師多了,方悅不在意是不是出名太早,再晚了,她可能要等到死后,作品成了絕版,才會有人追捧。
董曉瑩點頭道:“對,出名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