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媳婦商量的半夜,天不亮方明遠就進宮了。
冬天七點多天還不亮,方明遠的天不亮,在皇上那里,已經批完了請安奏折,與皇后吃了早飯,順便遛狗調戲了后宮嬪妃了。
皇帝與方明遠在御書房說啥,關上門沒人知道,畢竟這時候已經放年假了,日常記錄皇帝起居的人換成了家不在京城的新翰林,皇上瞪眼趕出去,連句話也沒敢反駁。
從宮里出來,方明遠就積極讓老娘組織宴會,必須把京城權貴請來,大家見見面,認認臉熟悉一下嘛!
于是,今年各府的新年聚餐上,討論的不是兒女問題,不是升官送禮問題,也不是老娘要保重身體,媳婦多生孩子的問題,全在說,咱家應該干點啥。
農業不能只種地,要發展農副業,比如養豬,莊子里應該組織起來,婦女老人沒事兒干,搞養殖唄!
這就應了那句話,何不食肉糜?糧食不夠的時候,咱還有肉吃。
有人就說了,糧食都不夠人吃,哪有東西給牲畜吃?
方明遠問了,豬吃啥,農村女娃早起摟一筐豬草,一年悠閑的就把豬養了。過年殺了豬,家里給女娃扯二尺花布作為獎勵,多好!
還有雞鴨,雞吃啥?你別只想著喂雞吃谷殼,糧食。你咋不想想,前幾年鬧蝗災,河中府方家莊為啥沒事,因為咱養了幾千只雞苗,蝗蟲起的時候,等于給咱雞苗上大餐了,一天吃的直打嗝。
咱糕點鋪子炸雞不香嗎?哪里來的?
除了養殖,全村人都別閑著,農忙不能耽誤,農閑時都干啥了?在家炕頭摳腳,出門背著主家打零工賺錢,這都不是良性發展,咱們要有引導,要讓大家積極想辦法。
積極開動腦筋的各府老爺們,發現自己能想到的東西有限,只能讓老娘攀關系,再找牛老太。
關系好攀,牛老夫人咱們一起開了豐谷小學啊!你看,咱們的關系,你給出個主意,咱莊子干點啥好呢?
說起遍地開花的豐谷小學,牛老太就覺得難受,好好的都掛俺們豐谷的牌子干啥?就為學辦學經驗,咱們不是已經把教學的書給你們了嗎?
現在好了,你們還是你們,我們就被賴上了,一年多了五百多奴籍,這還是壓著不收的情況下,若是放開收奴籍,咱家誰是主,誰是奴真分不清了。
在長安的受益下,牛老太半推半就,很不情愿的幫孫子買出了大批紡織機,還為各府老夫人出主意,吃穿住用行都能賺錢,你們別只盯著鋪子,地里產多少糧食,要看全面。
權貴府里,幾乎不用采買,吃穿住用行都有人送來,自己的莊子也能自給自足,但要發展,老夫人一輩子不知道地里能產多少糧食,只看賬面,每年差不多就行,反正家里有存糧,一年吃喝足夠,沒必要難為莊戶。
被牛老太一說,原來她們對莊戶不止是仁慈,是太寬松放縱了。以前總覺得給點恩惠就很好,現在再看,給的恩惠,人家根本不買賬。
豐谷方氏才高明,一年到頭不讓人閑著,六歲的孩子就去念書,學一技之長,長大了還是給主家干活。就算老人也不能在家曬太陽享福,能動就多給兒孫賺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