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百里這個名字再往前推二十年叫出去,那在江湖上也是響當當的。他是丁酉海的酉字鐵龍騎中,唯一一個出身官家的隊長,也是昔年的金榜狀元。
文可提筆斥帝王,武可上馬安國邦。
棄文從武的季百里在跟了李程頤之后始終與丁酉海不對付,他看不慣丁酉海這種邪性的脾氣,也看不慣酉字鐵龍騎里上行下效的風氣。
偏偏,他幾度想調出去都沒成行。
后來,李家罹難,季百里便心灰意冷,找了個荒郊野嶺小破屋當隱士去了。
李照把他從茅屋中挖出來,用的是家國大義。長信中的游說當場就讓季百里落了淚,他包袱一收,連夜就往殷州在趕了。
只是李照萬萬沒想到的是,季百里是這樣的外形。
窗外風疏雨驟。
推門而入的青衣公子渾身濕嗒嗒的,他身上裹了半截蓑衣,雨水沿著蓑衣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額間長發因為淋了雨水而貼在臉頰上,清瘦的臉頰兩側凹陷。
這樣的季百里,身上帶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倔強,叫人根本無法想象是一個頹廢在人煙罕至的草屋里庸庸度日的潦倒客。
“屬下季百里,見過主公。”
興奮的勁兒一過,季百里就單膝跪在了李照面前。
李照連忙起身虛扶著他,取了旁邊的帕子遞給他,說:“季先生愿意來,我很高興,本以為季先生已經對我們失望了……”
阮素素聽說季百里淋了雨,便準備了姜湯與換洗的衣裳過來。
季百里接過帕子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然后又小心地將蓑衣脫下,靠著椅子放在一旁,答道:“主公既然有濟民救世之宏愿,那百里當為主公執鞭,效犬馬之勞。”
“先別說那些,季先生還是換了干衣服先吧。”阮素素托著衣裳和姜湯進來,打斷了他們的談話,“這夜雨寒涼,稍有不注意就會感了風寒。”
她將姜湯擱在桌上,隨后又從衣服上抽了一封信出來遞給李照。
信是封楊兒派出去跟蹤那兩個劍客的人傳回來的。
其上回報說,兩個劍客從殷州城離開之后,便直接去了沐州。沐州有沁園客棧,城中暗樁比殷州要多,所以對這兩人的去向了如指掌。
那兩個人倒是十分謹慎,趁夜入了沐州之后,在城中大小巷子里兜兜轉轉了好幾輪,才最終進了一處別院。
一查,別院屬于林家。
林家是潁川有名的望族,其下產業廣達大江南北,子孫門徒更是枚數不盡。在端史記載中,王巨當初能順利起兵就是得了林家老太爺——林章的青眼,才能在短時間內積聚數目可觀的財富去征兵。
“林家對沁園的崛起不滿?”阮素素斜倚在李照椅子邊看了一眼信,擰著眉頭猜測道。
季百里換了衣服出來,看到桌上的熱姜湯,又道了聲謝才捧起來一飲而盡。他與丁酉海年紀相仿,但也許是這幾年的隱世生活讓他少了一些滄桑,所以單從外貌上來看,要比丁酉海年輕太多。
李照將信折起來,笑道:“沁園的出現可是殺了好多人的威風,別更說我還殺了葉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