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斷掉的現金流續上了,石坡上的宅院修建繼續,圍墻已經全部建好,開始打造地基。
到了這一步,速度就快了起來,因為石坡上就是一整塊大石頭,這可是最高等級的地基,能扛七八級的地震。
只需要打入鋼釬澆筑水泥,做出巖石和木材聯結的基座,就可以往上搭了。
圍墻已經能遮蔽視線,柳均干脆把孩子們每天的早晚課改到石坡上進行,這里活動空間更大一點。
“立正,目視前方半個小時,完成者獎勵一顆果糖,完不成的豆腐腦不加鹵。”柳均拿著柳條編成的教鞭,站在孩子們的面前,嚴厲的喝令到。
站姿是每天孩子們的早課,別看只是簡簡單單的站在那里,好像沒什么難度似的,但實際上卻是對意志最嚴酷的磨煉,能堅持兩個小時站姿下來的人,意志力堅韌的令人發指。
小孩子最容易就是走神和耐不住性子,能把站姿練好,很多小毛病都能改掉,當然,柳均降低了強度,只站半個小時。
因為對體能的要求不高,連最小的孩子李友善也要進行,只不過他才三歲,能站多久隨緣,并不強求。
站的過程,誰要敢分神東張西望,誰要敢姿勢不標準,柳均的教鞭就會毫不留情的抽下去。
對孩子的教育上,他是很能狠下心的,因為孩子的心中沒有對錯,也沒有善惡,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都要家長去告訴他,但是孩子又容易受天性的影響,大人的對錯,不一定符合孩子的天性,他就會抗拒。
如果他抗拒,家長就妥協,那他的抗拒就會變成讓家長妥協的武器,最后什么事都跟家長對著干。
所以適當的體罰,在教育中很有必要,越小的孩子,越有體罰的必要,但是適度,一定要在不損傷孩子身體為前提。
柳均拿著的柳條鞭子,就是一種打下去很痛,一下一條紅印,但就算把鞭子打斷,也打不破皮的工具。
當然,如果實在狠不下心抽鞭子,那就用獎懲的手段,比如果糖,對孩子來說,糖果簡直就是仙丹,甜味對他們味蕾的刺激,比成年人強烈十幾倍。
所以調制甜口的豆腐腦時,柳均就多買了不少麥芽糖,混上果汁熬干后,能把隔壁小孩子饞哭了。
而罰,就是豆腐腦不加鹵,不加鹵的豆腐腦簡直不是人吃的,特別是每天都要吃兩碗的孩子。
在賞罰分明下,小到李友善,大到李有為和李招娣,站姿一天比一天標準,臉上的神情也時不時帶出一絲堅毅。
等孩子們都長大后,以他們為骨干,輕易就能拉起一支相對這個時代而言紀律嚴明的軍隊,到時看看誰還敢欺負他們的娘親。柳均叉著腰興奮的想著。
然而這種好心情沒到晌午就被打破了:“什么?提親?誰告訴你我要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