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是?”看著風塵仆仆的李七爺,柳均問到。
李七爺苦笑到:“當家的,我們正在拆著劉莊的廢墟,這些人便跑出來,非說我拆了他們的莊子,要我賠,都是劉莊的鄉親,我就……我就都帶了回來,還有一些朱莊的人也跟著來了。”
李七爺越說聲音越小,有些無地自容的樣子,做為柳均這個小團體的核心成員,李七爺很清楚如今五虎山上是什么情況,雖然勉強解決了糧食的問題,但衣食行都有不足,這個時候不往山下趕人就好了,還帶人回來,不是為難柳均嗎?
可是鄉里鄉親的,劉莊這些人幾乎都認識,真把他們扔下來不管,李七爺又做不出這種事,只好帶他們回來讓柳均做主。
柳均沒趕來之前,輪崗的守衛已經開始按照程序進行了安置,做為一個現代人,柳均很清楚程序和預案的重要性,所以從接管山寨開始,柳均就建立了幾套預案,讓大家演習幾次,免得事情突然發生,大家手忙腳亂。
比如發現敵人怎么辦,比如敵人打破了第一道防線怎么辦,比如敵人潛入山寨內,怎么辦,又比如需要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時,怎么辦。
現在就是最后一種情況,需要接納大量外來人口,于是輪崗的守衛就按照預案提前開始處理了,比如先把他們限制起來。
陳虎做當家的時候,五虎山的管理非常粗放,無論是規劃還是防御的布置,都隨心所欲,也就是想到哪做到哪。
柳均接手后,把防御按照山寨的地形分成四道,即使敵人突破了第一道防線,還可以退守第二道第三道。
而在第一道防線,也就是寨門外有一個夾角,要從山下進入這個夾角,就得通過寨門前窄窄的通道,如果是敵人,就得承受寨墻上射下來的箭矢檑木狼牙拍。
如果是自己人,可以快速經過通道進入夾角處,依托寨墻進行防御,這處夾角起到了一個甕城的作用。
而有大量外來人口靠近的時候,也可以先安排他們進入這處夾角,等待甄別和安排,以免里面混入奸細。
看,一個小小的六百人山寨,都被柳均當成城池來經營,連奸細騙城這種戲碼都考慮進去了,一些核心人員其實是不以為然的,都覺得柳均大題小作,只是靠著柳均的堅持,最后還是執行了下來。
面對這種大量外來人員的情況,預案的第一步是先把他們趕到夾角處,先進行初步的甄別,讓身份沒有存疑的人先離開夾角,繞到通道這邊的大門處,再進來。
這樣一彎繞,就算人群里真的有奸細,突然發難也無法奪下寨門。
輪崗的人就是這樣做的,對他們這些沒有專業知識,沒有專門訓練過守衛,有了預案,不需要命令他們也能認真執行。
因為他們知道該怎么做,但只知道這樣做,導致慣性會更大。
于是這種操作引發了外人的不滿,等柳均趕到的時候,只聽到一個囂張的聲音在那里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