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夢龍聞言也未客氣,躬身奏道“陛下。臣以為瑤泉先生之言不當。廷推之事,有大弊存焉”
朱翊鈞聞言精神一振,緩緩點頭道“鳴泉先生奏來。”
“是。我朝廷推,始于廷議。而廷議者,始于洪武二十四年,太祖旨意今后在京衙門有奉旨發放為格為例及最緊要之事,須會多官計議停當,然后施行。”
“而廷議之事共十一項,議大臣早在焉。但成宣之時,選材多用保舉之法,九卿保舉重臣,皇帝擇優選用被保舉之臣若犯事,保舉者連坐”
“其時眾正盈朝,我大明國力鼎盛,與保舉之法密切相關。然而到成化時,憲宗垂衣拱手,不動聲色而治天下。后來宦監偏信、傳奉太煩,重臣保舉之法漸廢。又有西廠橫恣,盜竊威柄,明斷如憲宗者也為所蔽惑,雖然久而后覺,但尺璧之瑕,足玷帝德也”
眾人聽他點評憲宗,近乎直言不諱,無不瞠目結舌,個個暗思道“梁鳴泉膽子忒大”“當著皇帝罵其祖宗,這梁夢龍也算膽子包著身子”
朱翊鈞心神也為梁夢龍所言震懾,面色嚴肅,端坐靜聽。梁夢龍臉色微微漲紅,接著道“憲宗之后,孝宗斥妖淫,辟冗異,停采獻,罷傳升,革倉差,正抽分,種種明斷帝業幾于光昌矣。群賢輻輳,任用得宜,暖閣商量,尤堪口法。為免后世子孫不肖,乃重立會推之法,使之條文詳備,敕推、廷推、大選、銓選,無不會議眾臣論其實,臣以為不過求材其上,而得其中也。”
“所以至武宗、世宗時,雖然睿智性生,然有劉瑾、嚴嵩等輩,忠直之士或阻而不得通也。國事固然見隳,而留待先皇與陛下撥亂反正,大有作為者,廷推之功顯明也。”
眾人聽梁夢龍先說保舉連坐法,以為他要恢復祖制到成祖時。沒想到他話鋒一轉,又說起正德、嘉靖兩朝,表示連續兩任主上不著調,但國事沒有徹底完蛋,幸虧有廷推這一制度支撐。
朱翊鈞聽他點評大明歷朝,將其興衰榮辱與選材之法相聯系雖然一家之言,但不無道理。聽起來令人心潮澎湃。不由得在心中點評梁夢龍道“此人真可謂通識時變,慷慨敢言”
梁夢龍點評了正德和嘉靖帝后,聲音漸高道“然則,廷推也好,保舉連坐也罷,若后世圣人能如陛下般體貌大臣,開廣言路,節用愛人,盛世在焉若不能,廷推、保舉又何曾阻傳奉,遏奸佞”
說完這句話,梁夢龍激動之心難以遏制,大聲道“陛下踐極以來,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勤政愛民,德澤上昭天,下漏泉。天下百姓稱萬歷之盛,雖漢文、宋仁,何以加焉”
眾臣聽了,無不絕倒。朱翊鈞臉上微紅,心道“這家伙馬屁拍的太好了。”雖然暗爽,但仍端坐著,努力收住泛起的微笑。
梁夢龍猛拍皇帝馬屁之后,才拋出自家論點“治國者,首要得人。保舉連坐之法,利在保舉者不敢以連坐之險冒舉非人,不利在易生舉主、門下之弊;廷推者,利在易得深孚眾望之材,弊在恐有結黨營私之憂何不兩相結合”
“臣以為,為收事權統一之效,可用總理大臣舉閣員、閣員舉分管尚書,尚書舉本部侍郎,并行廷推。若廷推不過,舉主罰俸;若其就職后有作奸犯科之類,按輕重行連坐之法”
“侍郎有罪,免舉主尚書;尚書有罪,免其舉主閣員;閣員有罪,總理大臣請辭”
“間有膽敢結黨營私、因害國事等如嚴嵩故事的,陛下其坐視乎”
“至于總理大臣,還請陛下乾綱獨斷”
本章完
108108327,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