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聞言,七嘴八舌道:“這是文治上的大事業,如何能不幫忙!”都端起酒杯喝了。
顧允成又看向王應奎。王應奎微微一笑,拿起酒杯向著朱之蕃問道:“蘭隅先生,吾讀鄭玄注《周禮》,有‘王畿千里,日影一寸’之說,你在南京大學讀書,可聽說過論證”朱之蕃心下計較,臉上帶著笑回道:“這事兒我還真聽說過。當時在學校里講的沸反盈天。當時,南京大學天文臺翻舊書說,劉宋何承天經實測證得此說為謬,唐朝一行和尚也實測,論證何承天為真——后南京天文臺派六組人再次實測,確定何承天與大慧禪師是對的,《周禮》與鄭玄都錯了。如今已算得經度實測數和地球直徑了,其論文發在《南京學報》上面。”
接著笑道:“此次在翰林院,聽說皇上有意以南京紫禁城中軸線為經天零度,布告天下。”說完這話,他猛然頓住,若有所思。
顧允成此時舉起酒杯道:“什么經度、什么直徑,說的我頭昏腦漲!”眾人都笑,舉起酒杯喝了。
王應奎感嘆道:“大慧禪師制水力渾天儀與《大衍歷》以定天時,又平分黃道以定節氣,可謂超前顯圣,真智慧如淵如海。我等后學,仰之彌高也。”
朱之蕃聞言,笑道:“這仰之彌高么,倒也不必。南京大學又論證,一行和尚所論歲差乃因黃道沿赤道西退,此說已經被證實為謬了——其實正相反,黃道沿赤道東退,才有歲差現象。”
向上拱拱手,嘆一口氣道:“今上提出的萬歷第一格物定理,‘只有能證偽的,才是格物的。’誠哉斯言!如今南京大學天文臺,推斷日月之食,分秒不差——這是以格物論證大道的有力例子。今后若誰再說,古人說的才對,南京大學的學生至少是不信的。”
說完,目光炯炯,看向顧允成。顧允成端起酒杯哈哈一笑:“家兄與我治學,最是與時俱進的。”
王應奎在一旁道:“好一個‘與時俱進’!《易》曰,‘終日乾乾,與時偕行’也,當為此浮一大白!”眾人聞言俱稱妙論,滿飲一輪。
如是幾輪,朱之蕃不勝酒力,讓自家小廝攙扶著作別。顧允成相送時囑咐道:“賢弟得北柳先生上卦,本科必中的了。但今夜之會,不足為外人道也。”
朱之蕃借著酒意道:“先生放心!我,朱之蕃不是那無知淺薄之輩,今日之情,容弟后報!”說完,重重的握了握顧允成的手。
此夜過后,朱之蕃以閉門讀書備考為由,搬到自家別墅,不再出去應酬。天大地大,考試最大,很多本來卻不開面子的人要來鑒賞御筆,朱之蕃都一概回絕了,也無人怪他。
過幾天進了考場,果然文章題目是《王畿千里,日影一寸之辯》,出題的人怕考生跑題,將一行和尚與何承天以及南京大學的驗證材料都附上了,朱之蕃自然寫的團錦簇。
回家休息了幾天,朱之蕃親自去看榜,高高的中了解元。若未受王應奎啟發,按照他對格物與變法的理解,也不至于榜上無名。但有了準備,卻得了意外之喜,這人情就有些太大了。
朱之蕃在自家藏品中,找出一幅黃公望的立軸,到拍賣會上萬金難求的,到顧允成寓所求見。
顧允成如沐春風,接待了朱之蕃。見禮之后顧允成先道:“家兄昨日已到南京,銷了假。如不是你帖子先到,我就搬到家兄那里去住了。”
朱之蕃笑道:“愚弟尚未單獨恭賀哥哥,明春必連登黃甲。”顧允成笑道:“賢弟解元,與有榮焉!”
隨即把著朱之蕃手臂向屋內請,邊感慨道:“南直隸鄉試難度十倍于會試,吾桂榜有名,此生足以,其他都是得之我幸而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