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韓家父子三人和鄧嬋玉一起,前往西岐。西岐離汜水關也不過相隔百里,四人又是乘坐快馬,只需一個時辰便到了大營。
韓榮在帥帳內見到鄧九公,鄧九公左臂上還包裹著一層白布,看來受傷不輕。兩人一見面,鄧九公喟嘆道:“悔不聽韓兄之言,才有昨日之禍。”
韓榮安慰道:“鄧兄不必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
“韓兄說的極是,這一仗要仰仗韓兄了。”
鄧九公手下有十幾萬大軍,以現有的兵源伐西岐,勉強夠用,他所缺的是武將罷了,能克制姜子牙等人的人才。韓榮對姜子牙等人的能力一清二楚,談及大事,胸有成竹,想來腹中必有學識。
韓榮卻道:“鄧兄此言差矣,你是天子親點的西征元帥,在下豈敢越俎代庖,這樣不符合規矩。此仗還是鄧兄指揮,至于我,為你出謀劃策。”
鄧九公一怔,隨即喜道:“那就有勞韓兄了。”
韓榮的話說的很明白,此次他來相助,完全是以好友的名義,與朝廷無關。
韓榮笑道:“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等大勝一場,我們再舉杯暢飲。”
“好,正合我意。”
鄧九公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問起戰事,鄧嬋玉和太鸞等人豎起耳朵,而土行孫,還在后營盤點糧食。這種大事,他一個督糧使沒有資格參加。
“鄧兄不急,好好養傷,三日后,我送一場大勝給你。”
開玩笑,韓榮手中有三件法寶,還有萬刃軍這無上殺器,憑這有利條件,若是贏不了一場勝仗,上輩子他豈不是白活了。
這話一出,鄧九公以及眾將領一個個心癢難耐,紛紛猜測韓榮的戰術。只是韓榮不說,他們就是絞盡腦汁,也難以猜出。
“有韓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說實話,鄧九公心中沒底,不過既然請韓榮來了,自然要相信他。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勿用”,這道理,鄧九公還是懂的。
能當上總兵,鄧九公豈是泛泛之輩,前兩日見面沒注意,剛才他發現韓榮有些不尋常,舉手投足間,釋放著讓人信賴的魅力。
韓榮卻道:“不管鄧兄是真放心,還是不放心,我都當你是放心的。所謂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對付姜子牙為首的西岐勢力,普天之下,沒有人比我更合適。”
這話韓榮不是吹牛,縱觀原書中三十六路伐岐人馬,起碼有一半能給西岐勢力帶來致命打擊,可這些人為什么到最后全部身死道消,對西岐造成的傷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還不如澠池守將張奎夫婦二人。究其原因,是對西岐勢力不重視,哪怕是朝廷那些人,一樣如此,所以才會一敗再敗。
西岐目前所占據的優勢,無論是地盤還是兵力,已經遠遠超過成湯,八百諸侯,大半以姬發為首,這是堂堂正正的實力。拋開這些因數,闡教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大戰的準備,反觀截教,后知后覺,一個個趕著去送人頭,最后逼急了,才擺出一個誅仙劍陣,想維護天下第一教的威名,結果顏面掃地。又弄出萬仙陣,一戰覆滅,弟子死的死,跑的跑,連通天教主也被禁足了,可悲可嘆。
鄧九公認真打量了韓榮幾眼,見他不像是開玩笑,不禁松了口氣,便道:“韓兄所言,真讓鄧某放心。三日后,期待韓兄的驚艷表現。”
鄧嬋玉一直念念不忘為父報仇,這會見三日后必有大戰,于是自告奮勇道“韓伯父,還請準許我上場,找哪吒尋仇。”
韓榮道:“侄女,這一戰還用不上你,你與鄧兄坐壁上觀,看我如何大破姜子牙的。”
太鸞等人聞言,精神一振,他們雖對韓榮的話保持懷疑態度,可見韓榮如此自信,不禁選擇相信他,也許這個人真能帶領大家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