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玉鼎真人的指點,楊戩借土遁來到了鳳凰山,往前一望,兩邊俱是古木喬松,路徑幽深,杳然難覓。走了數十米,只見一座橋梁,往前看,碧瓦雕檐,金釘朱戶,上懸一扁“青鸞斗闕”。
楊戩過了橋,立在松陰之下,大聲道:“弟子楊戩,奉師叔姜子牙之命而來,有事求見蕊宮仙子。”西岐一切事情,以姜子牙為首,來時,玉鼎真人讓他報姜子牙的名字。
話音落下,只見朱紅門開,鸞鳴鶴唳之聲在耳邊回蕩,楊戩定睛看去,數對仙童,各執旗幡羽扇;當中有一位道姑,身穿大紅白鶴絳綃衣,徐徐而來,左右分八位女童,香風裊裊,彩瑞翩翩,一股仙家氣勢撲面而來。
龍吉公主打量了楊戩幾眼,朱唇輕啟,問道:“楊戩,姜子牙讓你來找貧道何事?”
龍吉公主雖久居鳳凰山,很少出門,可是對闡教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這楊戩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姜子牙的左膀右臂。闡教弟子出現在自己的道場,只怕自己下山的時機已到。
雖然對方是一個落難公主,可楊戩不敢有任何輕視,先作揖行禮,接著道明來意:“啟稟公主,前日,師叔與成湯將領鄧九公交戰,對方擺了一個厲害陣法,大敗我軍。師叔無計,故命弟子前來,向公主求助。”
龍吉公主眉頭一凝,問道:“是何陣法,令你們無計可施?”
楊戩將當日戰場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講了一遍,講完,有些期待的看向龍吉公主。
龍吉公主沉吟道:“這陣法,貧道到是有法寶能破,事不宜遲,我這便下山隨你前往西岐。”
楊戩大喜,道:“如此,弟子代師叔謝過公主了。”
龍吉公主笑道:“成湯氣數已盡,西岐出圣主,姜子牙領元始天尊之命,行有道伐無道之事,此等大義之舉,只要是有道之士,又豈能置身事外了!”
“公主大義,弟子佩服。”
“你在此等我一會,我收拾東西,便與你一起下山。”
……
兩人借土遁來到相府,姜子牙見到龍吉公主,臉上閃過訝色,不知這美貌女子是誰,不過他到底是心機深沉,并未當面問楊戩。
楊戩向姜子牙介紹道:“師叔,這位是龍吉公主,此來助我們破陣。”
姜子牙恍然大悟,拱手道:“原來是公主大駕光臨,姜某未能出門遠迎,失禮,失禮!”
龍吉公主道:“姜丞相有禮了,貧道有罪于天,此番下山佐你東征,會了諸侯,有功于社稷,可免罪愆,得再回瑤池耳,如此才不負貧道下山一場。”
鳳凰山再好,也比不上天宮瑤池,等待了這么多年,終于盼來這個機會,此刻,龍吉公主心中無比激動。
姜子牙大喜,忙道:“有公主相助,東征必然順利幾分。”
龍吉公主的大名,姜子牙自然聽過,當初師尊言他日自己東征受阻時,必有各方高人前來相助,想必這龍吉公主也在其中。
龍吉公主道:“先過眼前這關,還請姜丞相前去成湯大營下戰書,約鄧九公明日會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