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姬發等了一天,也不見姜子牙前來述罪,心中暗怒,令人連夜將散宜生招進宮中,商議大事。
散宜生是散宜氏在西岐廟堂中的代表人物,深受姬發信任,從姬發祖輩開始,散宜氏一直效忠西岐,西岐有如今這局面,散宜氏出力甚多。
散宜氏是千年大族,由來已久,早在唐堯時,散宜氏就名揚史冊,唐堯為取得散宜氏的支持,取散宜氏之女為妻,獲得人才和錢糧的支持,一舉奠定霸業之基。
一百多年前,散宜氏相中姬家的發展潛力,于是舉家遷移到西岐,從此為姬家事業出謀劃策,殫精竭慮。
有著家族的支持,作為上大夫的散宜生在西岐可謂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地位僅次于姜子牙,若論影響力,遠在姜子牙之上。
畢竟姜子牙只是孤身一人,他的權力來源于姬發,離開了姬發,他什么也不是。可散宜生不一樣,他族中好多青年才俊在西岐為官,生意更是遍布西鎮各地,在很多方面上,姬發都要依靠散宜氏。
散宜生本人,也是一個大才,在民生吏治上,有很大建樹,其人足智多謀,當年,文王被紂王囚于羑里,便是他進諫姬發,廣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寶,通過權臣費仲、尤渾游說紂王,贖出了文王。破風吼陣時,又是他和晁田二人去西昆侖借的定風珠。
“微臣拜見大王。”
見散宜生來了,姬發面有稍霽,道:“上大夫,姜丞相親率三十大軍出征,結果僅有幾萬人逃回西岐城,這一仗慘敗,令人痛心的慘敗,你告訴孤,該怎么辦。”
散宜生沉吟道:“大王,對我們來說,如今要考慮是穩住那些諸侯們。”
一場大敗,漸漸暴露了西岐的虛弱,這節骨眼下,對西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姬發在政治上的眼光,雖說不及他父親文王,可放眼天下八百路諸侯,他若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此刻,他深以為然的點頭,說道:“上大夫所言,正是孤擔心的問題。”
三分天下,周得其二,這話只不過是父親在世時,向世人宣揚西岐國力的贊譽之語,實際上,地盤是大,可統治力還談不上根深地固。
散宜生緩緩道:“大王,據我們的探子傳回消息,有幾名諸侯得到了韓榮的禮待,韓榮大擺宴席,請他們赴宴。”
為了幫助姬家謀取天下霸業,散宜氏可謂是煞費苦心,暗中培養人才,通過錢財,將這些人安插到那邊關將領身邊,來日好發揮作用,當然,有好多人死在戰場上,可還是有少數人活了下來。
恰好鄧九公身邊,就有這么一枚棋子,只不過散宜生一直沒動用他,這次大敗,散宜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故才派人聯系這枚棋子,得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消息。
“什么。”
姬發臉色一變,他不是白癡,韓榮宴請幾名諸侯,這釋放的信息,讓人心驚。
散宜生嘆了口氣,說道:“大王,若臣沒有猜測的話,這些諸侯已經歸順了朝廷。”
此次,參加大戰共有十五名諸侯,有十名死在戰場,韓榮宴請的這五人,都是一些實力不錯的諸侯,尤其當中一名叫宋國公的人,治下百姓五六十萬,足能籌集五六萬精兵。
姬發臉色陰沉,咬牙道:“這些人都是一些貪生怕死的無恥之輩,背信棄義!”
“大王,這些人只認實力,我們與朝廷交戰不休,以前屢屢得勝,他們當然對大王死心踏地。可現在,局勢儼然對我西岐不利。”
“你說的極是,哼,等孤解決了韓榮,看孤回頭怎么收拾他們。”
姬發氣不打一處來,在西鎮地界,西戎勢力強大,可面對西岐的兵鋒,也只能老老實實龜縮苦寒之地,不敢亂動。可這些諸侯,一個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背離自己,簡直活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