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幾樁大事如雪花一樣飄進了姬發的王宮,姬發焦頭爛額,忙傳姜子牙和散宜生進宮商議大事。
“相父、上大夫,這可真是流年不利。”
一見到兩人,姬發大吐口水,戰事才結束半個多月,可他感覺就像過了幾十年一樣,局面糜爛至此。
先是宋國公幾位諸侯撕毀盟約,歸順朝廷;接著妲己死在宮中,紂王就像大病過后,對朝政熱衷起來;然后崇應鸞死于意外,整個北疆風起云涌。
這三件大事,雖說發生不同的地方,可跟西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饒是姬發英明神武,面對接踵而來的壞消息,他也是束手無策。
姜子牙看完密函,沉吟道:“常言道: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妲己在這個時候被殷郊所殺,對西岐來說,絕非一件好事。”
殷郊當初不告而別,竟是去朝歌為母報仇,還先后干掉了三妖,這個消息對姜子牙沖擊可謂不小。同時心中滿是疑惑,當日與諸將議事,殷郊信誓旦旦要為兄弟報仇,怎么轉眼改變了態度。
散宜生卻道:“大王,崇黑虎對西岐態度友好,如今他父子橫死,崇城一日無主,這北疆亂象已生,大王還要早做安排。”
這一邊,自己的姜子牙商量除掉韓榮的事情剛有了眉目,天下格局卻發生了大變,散宜生只覺心中涌起一陣無力感,莫非是西岐發展太順利,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姬發嘆道:“孤知道北疆至關重要,還請二位大臣拿出一個妥善的解決之策。”
紂王受妲己迷惑,糊涂了大半輩子,這時清醒過來,姬發只感覺心驚肉跳。在妲己沒進宮前,紂王是一位英明的君王,不管是制度改革還是軍事上,都有很大建樹,自己治理國家時日尚短,在這方面肯定不如紂王。
姜子牙拱手道:“大王,殷商積重難返,紂王如今清醒,也只不過回光返照,難有作為。以微臣之見,我西岐大敵仍是韓榮,解決他才是當務之急。”
散宜生附聲道:“丞相說言極是,臣附意。”
姬發頷首道:“不錯,你們二人暗中制定這么久,腹中可有良策。”
散宜生道:“啟稟大王,臣本想買通朝中大臣,向紂王進言,將韓榮調出西岐,然后命好手在暗中埋伏,給他致命一擊。現在看來,朝中大變,這辦法儼然不可取。”
姬發眉頭一皺,不悅道:“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散宜生看向姜子牙,姜子牙卻道:“大王放心,臣已經做了周密安排,布下天羅地網,韓榮這次在劫難逃。”
通過暗中觀察,姜子牙發現韓榮有個習慣,每次大戰結束后,都會出門一趟,也不知去干些什么。而今天,韓榮剛從鳳凰山回來,自己還知道,他明天還會返回鳳凰山。
姬發眼前一亮,笑道:“相父,你這次可有把握,別跟上次一樣,令孤失望!”
姜子牙侃侃道:“大王,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韓榮的厲害,在于他的謀略,他一旦離營,就如同折了雙翼的猛虎,不足為懼。”
“很好,孤希望這次能聽到韓榮身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