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道:“皇兄一心教導弟子,我與三弟總要找點事做,否則豈不無聊。”他苦苦鉆研藥道,對茶道也有很高的造詣,只可惜棋藝不高,否則早就跟軒轅對弈了。
軒轅笑道:“皇兄本是我三人中最自在的,如今收得佳徒,反到讓我們搶了名頭!”
伏羲卻道:“這也是貧道的命數。”
“皇兄,韓榮此子根行如何,有無資格繼承火云洞的道統。”
神農得知韓榮在西岐城為三皇修了廟宇,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這會真把他當成火云洞的一員。對韓榮的事情,雖然表面上漠不關心,不過心底比較在意,畢竟韓榮已經被伏羲收入火云洞門下,經過女媧娘娘的口,已經在三界流轉開來。
若是韓榮表現太差,自己三人也沒面子。
伏羲沉吟道:“此子根行自是上等,又修成靈體,若下苦功,只需千載,就有希望證得金仙之位,只不過執念太深,與貧道貫徹的道義有所不符。”
神農道:“修行之人重根行,至于道義,大可引導。韓榮得皇兄三日傳授道法,想必修為突飛猛進了吧。”
伏羲搖搖頭,道:“是貧道操之過急了,需知,修行一事急不來。韓榮才修行不過一年,有此成就,已經驚才絕艷了,可貧道還不滿足,想幫他達到真仙修為。”
這是伏羲的私心,既然因收韓榮一事,和闡教鬧僵了關系,那么索性和元始天尊比一比授弟子的手段,若是韓榮才拜入火云洞沒多久,境界提了一個等級,這事傳出去,自己這個當師父也有面子,何樂而不為。
軒轅卻道:“皇兄,想我輩修行,腳踏實地,不知歷經多么磨難,才得此正果。韓榮境界提升太快,對他來說,并非什么好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修行也是這個道理,并非一觸而就的,每個境界,都需要豐富法力積蓄,以及自身對道的感悟,如此突破才水到渠成,若是操之過急,不知性命雙修,最終只會落了下乘,淪為旁門。
“三弟所言極是。”
伏羲點點頭,又道:“不過經這幾天的接觸,貧道越發覺得我這弟子異于常人,尤其剛剛一句話,連我亦是吃驚不小。”
“什么話。”
神農和軒轅異口同聲,說完,兩人分別看了彼此一眼。
伏羲也不隱瞞,將剛才韓榮說的話講述了一遍,神農和軒轅臉上閃過震驚之色,很難想象這樣蘊含道法箴言的話是出自一個天仙之口。這簡短的一句話,雖只有寥寥數字,可境界之高,讓人自嘆不如。
沉吟了一會,軒轅忽道:“皇兄,這么說來,此人身上藏有機緣的可能性比較大。”
韓榮為什么說這話,其意不言而明,他知道自己無法做一個心懷慈悲,仁義治世的人,所以借這句話,告訴伏羲,他心中的道。
伏羲道:“貧道也是這樣認為,只是機緣無跡可尋,一切還得看韓榮的成就,他在仙道上成就越大,我等觀得機緣的概率也就越大。”
神農和軒轅聽了,不禁點頭,在這事上,他們自然是聽伏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