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我王。”
贏了勝仗,至少能保大商十年安穩,至于十年后,大商的國力必然上升一個臺階,屆時,誰敢撫其虎須。
微子十分滿意群臣的態度,忽想起了什么,道:“國師這一次力挽狂瀾,殺敵十余萬,如此豐功偉績,你們說該如此封賜,才能顯示皇恩浩蕩。”
微子雖然忌憚韓榮的強大,可不至于干出抹殺他功勞的昏庸之舉。韓榮這次能出兵,對付周軍,在微子看來,他還是忠心的。
李通忙道:“大王,韓榮正值壯年,卻先后被封國師,又加封西伯侯,并立有一國。如此榮譽,我大商立國六百載,也沒有過,若再行封賜,有違祖制。”
四大諸侯,一個分管一方,要人有人,要地盤有地盤,地位僅遜于君王,不過他們是經歷數代人的努力,才有此輝煌,可到韓榮這里,僅憑一人,達到如此高度,簡直成了所有官員的榜樣。
這話一出,群臣鴉雀無聲,這個話題太敏感了,誰都不會傻乎乎去發言,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微子,看他如何決斷。
飛廉心中冷哼一聲,這李通真是處處與韓榮過不去,只可惜韓榮不在朝中,否則哪有這人的立足之地。
微子沉吟了一下,緩緩道:“雖有違祖制,可凡事有例外。韓榮立有大功,不賞不足以服眾,所以必需要封賞,還要大賞,才能顯示出孤王的英明。”
東南兩大諸侯匯聚孟津,離朝歌只不過隔著一條黃河,大商的危機還沒解除,雖然微子心中不太想封賞韓榮,可迫于當前局勢,再不想也要封。
飛廉大喜道:“大王英明。”
“大王英明。”
群臣紛紛道。
李通心下郁悶,先王在時,封賞韓榮,自己企圖阻止,結果失敗了,可大王明明對韓榮猜忌,怎么會封賞他,難道就是顯示所謂的公平。
可天使早就去了西岐城,韓榮一直不出兵,等周軍打到潼關才出手,此人的心思,不難猜出。對于這樣的人,應該敲打敲打,而不是去縱容。
微子道:“西伯侯救國有功,韓榮升一級,敕封其為韓王,另外將青龍關賜予他,讓他繼續為國效力。”
群臣聞言,大吃一驚,當年姬昌受封文王,也只不過夸官三日,而大王賜給韓榮地盤,還是位置重要的青龍關,這簡直難以置信。
李通心中不是滋味,大聲道:“大王,這封賞是不是太重了。”
微子不以為意道:“孤王是天下之主,享有四海,臣子立有大功,豈能吝嗇封賞。只要韓榮對大商忠心,孤王即便把五關都給他,又有何不可。”
當然,這話微子只是說說而已,真讓他把五關交給韓榮,豈不是臣強而君弱,即便韓榮沒有野心,自己君王的威嚴也會大損,這不利于治國。
群臣見微子對韓榮如此器重,也不好再說什么,李通雖有不滿,可微子主意已定,他這個時候再繼續反對,不僅會得罪微子,而且還會得罪群臣。
左右這天下是殷家的,他自己不在乎,自己一個外臣再操心有什么用。
飛廉和張謙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替韓榮感到高興。
韓榮的事情說完了,微子又說孟津的事情,張謙提議讓潼關的兵馬出手,由韓榮指揮,這正合微子心意,于是當場敲定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