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不必心驚,貧道看人是用心,而非用眼。眼中所見,真真假假,亦真亦假,容易受情緒,周遭環境影響,而心不同,它能看到最真實的一切。”
這一番話,如同黃鐘大呂,對文殊廣法天尊的沖擊很大,他閉上眼睛,自覺進入幻境,時空倒轉,一下子回到了萬仙陣內,周圍仍是兩教弟子廝殺的聲音,驚天動地,忽的一道光華掠過,慈航道人倒在地上。文殊廣法天尊大驚,想上前營救,只可惜還是晚了一步,慈航道人被金光仙用符印打成齏粉。
“不!”
文殊廣法天尊大吼一聲,突然眼前出現一個巨大的金人,金人嘴唇蠕動,一行行金色蠅頭小字從金人嘴中鉆出,很塊,周遭全是這樣的小字,這些小字往文殊廣法天尊身上繞了幾圈,他整個人突然安靜了下來,冥冥之中,有股意念驅使著他盤坐在地,心靜下來,那金人口中的語言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他如饑似渴的吸收關于大道的真義。
良久,文殊廣法天尊緩緩睜開雙眼,站起來,朝準提打了個稽首,道:“多謝道兄替我去除心魔。”
準提道:“這對貧道來說,只不過是舉手之勞,道友不必記在心上。倒是道友有如此大智慧,若能將它發揚光大,必后成就非凡。”
文殊廣法天尊默然不語,剛才在幻境中,他已經見識西方妙法的玄妙,只是讓他離開闡教,轉投西方,他卻辦不到。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他一身本事全是拜闡教所賜,一旦離開,豈不是忘恩負義,背負一世罵名。
準提何等人物,豈會察覺不到文殊廣法天尊的心理變化,于是繼續說道:“我教優勢有三;其一、我教以心為底子,世人知曉的只有三乘妙法,其實不然,法門有八萬四千,底蘊之厚,比起闡教有過之無不及。其二、我西方為大興準備了幾千年,如今增加幾千紅塵客,只待厚積薄發之日。其三、我西方以心為萬法之根源,不受外界干擾,清凈無為,不染紅塵,沒有勾心斗角,乃修行者眼中的圣地。”
這一番出,文殊廣法天尊心神大動,西方教借這場殺劫大興,這話他聽老子提起過,他知準提所言不假。
燃燈也勸道:“文殊,準提以圣人之尊,如此勸你,可見對你器重之心,你好好考慮一下。闡教重視尊卑,規矩至上,還西方教重視人性,以心待之,你和準提道兄也見過幾次面,何曾見他有過圣人架子,跟他修行,共參正果,豈不比你獨自參悟強了百倍。”
在闡教,只要境界達到了金仙,元始天尊便不再授予道法,一切靠自己修行,至于成就如何,看個人悟性。十二金仙一個個在金仙境界停留了幾千年,始終不能登大羅之岸,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準提卻道:“燃燈,文殊道友有著大智慧,這些事情你就是不說,他也清楚。具體如何,還得他自己拿主意才行。”
是人都有弱點,文殊的弱點幾乎跟燃燈一樣,都是前途。前途是他們的軟肋,只要被自己拿捏了,他們還不乖乖就范。
在萬仙陣之前,準提渡人,出于下策,只能用強,可今時不同往日,西方教的氣運到了,這個時候,用利益打動對方才是上策。
文殊廣法天尊嘆息一聲,道:“我文殊對不起闡教,對不起師尊。”
在前途面前,文殊廣法天尊選擇了妥協,正如燃燈所說,闡教呈現勢微狀態,想借助闡教氣運,證得大羅,希望渺茫,除非元始天尊肯花時間親自指點自己修行,只是以他對元始天尊的了解,比證大羅金仙還難
準提笑了笑,燃燈卻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你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
“希望如此。”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文殊廣法天尊不在猶豫,直接朝準提下跪行禮,不過被準提給阻止了,他給文殊廣法天尊的待遇和燃燈一樣,同輩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