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封神才結束,西方教野心勃勃,要大興西方,而天庭也不甘示弱,打算提高地位,這三界看來是平靜不下來了。
……
“豈有此理,西方教剛過河拆橋,天庭又要借此削弱三教的影響力,莫非覺得貧道好欺負不成。”
元始天尊怒不可遏,在封神大劫前,他何曾把西方教和天庭這兩家勢力放在眼里,現在,這兩家的態度一下子強硬起來,在闡教身上敲骨吸髓,如何能忍。
自己得道成名在接引和昊天之前,傳道也在他們之前,若任由他們宰割,自己圣人臉面何在。
老子嘆道:“賢弟,師命不可違!”
若沒有鴻鈞道人的口諭,不管天庭派誰來,老子都會將其打發回去,可事實是鴻鈞道人已經發話,除了執行,還能怎么樣。
元始天尊才忍了西方教一回,這會哪能忍,再忍下去,這個闡教主不做也罷,于是道:“道兄,昊天居心叵測,要毀三教根基,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你我現在去紫霄宮見老師,我們終歸是他的弟子,他不會不管我們。”
不管是人教,而是闡教,始終秉承道的意志,自己所為,是將道門發揚光大,鴻鈞道人不支持自己就罷了,哪有幫助外人對付自家弟子的道理。
元始天尊不知鴻鈞道人真正用意,打算冒著觸怒老師的風險也要問個明白。
老子搖頭道:“賢弟,沒用的。老師的脾氣,貧道再清楚不過了,他既派通天來傳話,這事便沒有回旋的余地。不管賢弟舍不舍得,長生資源必需要交給天庭一部分。”
老子聰明絕頂,他已經猜出鴻鈞道人為何會答應昊天了。三教的長生資源很多,除了截教,八景宮和玉虛宮的資源過剩,與其放在那浪費,還不如賣昊天一個人情。
元始天尊默然不語。
老子看了他一眼,勸道:“賢弟,還是配合天庭的人員,等過幾年,我和你一起去見老師,屆時,再說個明白也不遲。
元始天尊咬牙道:“道兄,可我不甘心。我一切所為,全部是為了振興道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算計了通天,連我的弟子申公豹也去算計,可到頭來我什么也沒得到,反而導致闡教四分五裂,玉虛宮也不復存在,這代價太大了。”
老子卻道:“賢弟,你的好勝心太強了。”
元始天尊嘆道:“你我修為已經到了巔峰,若無天大的功德,再難向前邁進半步。貧道費盡心血,一統道門,將其發揚光大,就是創造那萬中無一的機緣。”
混元大羅金仙之上,還有更高的境界,作為修行人,誰不想站在修行界的頂端,成為無所不能的先天神祇,和鴻鈞道人一樣,俯視蒼生。只是鴻蒙以來,卻無一人做到。
元始天尊雄才大略,想率先打破這種桎梏圣人身上的枷鎖,向鴻鈞道人靠齊,他經過百般思索,認為只有兩個辦法可行;第一、修行玄清氣,只不過這條路走不通,鴻鈞道人從未教過他們這門功法。其二、便是獲得無上功德,借助功德之力,打破桎梏身上的枷鎖,回到宇宙鴻蒙之初,探索道的初始。
老子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元始天尊有這般野心,一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元始天尊不以為意,這是他內心的秘密,他從未向人提起過,自從修成萬劫不壞之身后,他修為如井水一般平靜,不管如何修行,連一絲波瀾都沒有,這讓他絕望,絕望過后,便是尋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