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動用十萬天兵天將剿妖,這么大的陣仗,自然沒有瞞過如來的耳目,憑著過人的洞察能力,他看出雙叉嶺妖魔作亂,暗中策劃一切的人是三清。
三清出手,在他看來,這是必然的事情,畢竟楊戩身份非同一般,這是道教整合勢力以來,發生第一起門下弟子叛教事件。
本來報著看戲的態度,結果道教派出的人外強中干,不到半日功夫,就被天庭一鍋端了。天庭如此強勢,而三清對這事不了了之,這讓如來有些悶悶不樂。
兩家自然不會因為這事開戰,可道教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賠了夫人又折兵,到頭來,屁都不放一個,這就令人納悶了。
自己只不過接納了燃燈三人,事隔一千多年,元始天尊才出手,一出手就讓自己受了傷,普賢斃命,為何對天庭,態度截然不同了,難道是自己好欺負不成。
“師兄,你可是擔心天庭做大,三界沒有我佛教的容身之處。”
自從兩人解開心結后,菩提老祖放棄了靈臺方寸山那份基業,回到了靈山,準備和如來大干一場,將佛教發揚光大。
天庭對三界的統治越來越牢固,而三清一體,自己若是跟如來分家,其最后結果,辛辛苦苦創立的家業,可能會被天庭和道教瓜分。就像如來所說,在大局面前,個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了。
而菩提老祖之前收的弟子,也全部并入佛教。
如來嘆道:“沒錯,我正有此考慮。”
道教有一個東勝神洲作為地盤,面對天庭的強勢,只能退讓一步,何況是佛教。作為一方勢力之主,如來自然有這方面的擔心。
菩提老祖道:“師兄不必擔心,老子高深莫測,對他的為人,貧道沒什么把握。不過元始天尊,此人為人好強,有仇必報,這事吃了這么大的虧,絕無可能甘休。”
當年,菩提老祖為了教中大業,來回奔波東方,接觸最多的人便是元始天尊,對于此人的為人秉性,他是一清二楚。
如來一聽,不禁松了口氣,道:“如此說來,元始天尊還有后招。”
菩提老祖不置可否的點頭。
就在這時,燃燈求見,如來讓他進殿說話。
燃燈朝兩人分別行禮,向如來道:“啟稟世尊,自普賢死后,文殊心境大受影響,整日關在房中,誰都不見,弟子實在有些擔心,還請世尊勸勸他。”
如來道:“這二人感情深厚,在靈山形影不離。普賢應劫,文殊悲傷,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事要他自己走出來,誰也幫不了他。”
人生有八苦,對于佛教弟子來說,亦是一種磨練,只有放下執念,坦然接受,才能讓心靈得到錘煉,才能悟出大智慧。
燃燈神色動了動,道:“謝世尊指點,弟子明白了。”
如來頷首,忽想到了什么,又道:“燃燈,靈山之亂這事,是有人暗中操控,而且我要告訴你,那人與你很深的淵源。”
燃燈眼皮抬了抬,很快垂了下去,淡淡道:“世尊,弟子如今是佛教的佛,過去一切,于我而言,只不過是一場如夢似幻的經歷,與佛的無上智慧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那人不管是誰,跟弟子又有何關系了。”
普賢死后,燃燈將靈山之亂整個前因后果都分析了一遍,覺得與道教脫不開關系。如今看來,暗中計劃一切是元始天尊。
只有是元始天尊,普賢身死,這才解釋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