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文科。”
羅砂微微頷首,笑道:“學醫救不了流星會,文科才是真正的出路。”
“校董,我不明白。”
瀧谷源治更加不解,疑問:“西方列強之所以雄踞世界之巔,就是因為他們從十七世紀以來,一直掌握著領銜世界的科技。
富國強兵,需要的是更多鉆研生化、物理、軍工的理科生。
理科和工科本就是為應用而生的學科,相對而言也更容易找工作,我看報紙上說,理科生越多國家也就越強大。
相反,文科生不過是需要背一些大部頭而已,畢業后工作很難找,很多人都窮困潦倒,對科技發展沒有任何貢獻。
我不明白,為什么父親會讓我學文科?”
百無一用是書生,瀧谷源治沒聽過這句話,但也知道這個意思。
“你聽說過科舉制度么?
隋文帝時期,士族門閥衰落,九品中正制無法持續下去,為選拔人才,隋文帝開創科舉,設立進士科。
唐宋時期,中央朝廷不斷完善科舉制度,讓其成為朝廷甄選人才的唯一途徑。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日本奉中國為君主國,汲取中華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服裝、習俗、建筑風格、制度。
如果你了解科舉制度,與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傳承。
你就會明白,在日本,文科天生就是為統治階級準備的。
理科與工科學得再好,你也不過是個打工仔,你固然可以獲得與之對應的報酬、社會地位,通過一些列研究發明讓日本更強盛。
但統治日本這個國家的是誰?是文科生,他們是統治階級。
我們不能說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但日本強大了,肯定是他們更舒服吧。”
文科生勸大家學理科,頗有一些潘嘎之交的意思。
“能夠成為統治階級的只有少數人。”瀧谷源治說道,他還是認為理科比文科更好。
“我們現在要討論的,不是文科與理科哪個更好,而是哪個對你幫助更大。”
羅砂糾正一下重點,問:“迄今為止,日本有過多少任首相?”
瀧谷源治微微一怔,還真沒關注過這個,回道:“七八十任吧。”
“是89任。”
羅砂擺事實講道理:“這89任首相,全部畢業自日本一流大學,你猜其中有幾任首相是理科生?”
“二三十任?”瀧谷源治不是很確信自己的答案,正經人誰關注這個啊。
“一個都沒有!
89任首相,全部都是文科生,他們大學時,絕大多數都就學于法學部的政治學科、法律學科。”
瀧谷源治倒吸一口涼氣,這不完全是十零開了么。
羅砂又說道:“這89任首相中,又有35任、17人畢業自東京大學。
現在,你明白為什么我說,文科是為統治階級準備的學科了吧?”
論歷史地位、對世界的貢獻,愛因斯坦肯定遠超阿美莉卡任意一屆大統領,但論對國家的掌控,一百個愛因斯坦綁起來也不如大統領。
“父親的意思是,想讓我從政?”
瀧谷源治似有所悟,心中又升起更多疑問:“從政的話,沒必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
流星會有錢有社會地位,完全可以出錢支持當地有名望的人競選議員。”
“你還是不懂日本這個國家。”
羅砂搖搖頭,打消瀧谷源治這個荒謬的想法:“我之前就說過,雅庫扎組織就是日本政府的尿壺,用完就踢一邊。
哪怕強如山口組,現在不一樣要在日本政府面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