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上在博斯曼法案之前,阿賈克斯還是歐冠中的勁旅。
阿賈克斯從歷史中可見他們在歐洲賽事表現非常優秀,是歐洲大陸數一數二的頂級俱樂部,1962年在首屆歐洲足聯圖圖杯中擊敗同國俱樂部費耶諾德獲得首次國際賽事冠軍,隨后囊括多個歐洲賽事冠軍,包括4屆歐洲足球聯合會冠軍聯賽、1屆歐洲聯盟杯、1屆歐洲優勝者杯、3屆歐洲超級杯以及2屆洲際杯冠軍。
阿賈克斯的第一次輝煌時期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1971、1972/1973,連續三年,阿賈克斯連續奪得三個歐冠的冠軍,他們當時是歐洲足壇的統治者,他們是當時的最強球隊。
而阿賈克斯的第四座歐冠獎杯則是要到了九十年代,1995年5月24日,在維也納恩斯特·哈佩爾球場進行的決賽中,帕特里克·克魯伊維特在終場前6分鐘打破了AC米蘭隊門將羅西的十指關。這是該賽季阿賈克斯第三次在歐洲冠軍杯比賽中戰勝AC米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不過這也是阿賈克斯在這一項歐洲足壇最高榮譽的賽事中的最后輝煌了。
1995年十二月,博斯曼法案出臺。
在波斯曼法案之前,球員想要完成轉會困難重重,首先即使是球員合同到期,想要轉會到其他球隊也要經過母隊的認同才行,否者的話是絕對轉會不出去的,而歐洲國家之間的球員流通也受到各自國家的外援政策影響。
1990年夏天,效力于比甲RFC列日隊的中場球員讓·馬克·博斯曼(Jean-MarcBosman),在賽季末同原俱樂部的合同到期,俱樂部準備將其年薪削減60%,因此博斯曼希望轉會到法國的敦刻爾克俱樂部。但當時敦刻爾克無力支付列日俱樂部開出的高額轉會費,導致轉會泡湯。在舊有轉會體制下,即使球員合同到期,別的俱樂部要招入他,也必須向球員的原俱樂部支付轉會費才能成行。
在接受了法律咨詢后,博斯曼在當年8月份將列日隊和比利時足協告上法庭;11月,比利時一家地方法院裁定博斯曼轉會合法,比利時足協敗訴;半年后,比利時上訴法庭裁定駁回上訴;1992年1月,博斯曼向政府申請失業救濟被拒,一怒之下將官司打到位于荷蘭海牙的歐盟法院,索賠100萬美元,理由是俱樂部不放自己轉會違反了歐盟“關于歐盟各國公民有權自由選擇居住地和自由擇業”的《羅馬條約》。博斯曼同時要求歐盟責令歐足聯放開對非歐盟球員的限制,因為這種限制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種族歧視。
歐盟法院于1995年12月15日作出了有利于博斯曼的裁決。法案出臺后,歐盟范圍內的球員開始加速流動,小俱樂部的球員都希望能等到合同期滿加盟豪門。
博斯曼法案同時禁止歐盟成員國本地聯賽及歐洲足協在比賽限制非本地球員的數目,但不包括非歐盟的球員在內。
這個有利于保護球員利益的法案出臺之后,歐洲足壇馬上陷入了一個瘋狂的年代!
轉會費開始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光速狂飆,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打破轉會費記錄的轉會都會在轉會窗口出現。
在一些大聯賽,球員的工資也開始出現大幅增長,對于一些小聯賽的球員來說,受到工資的吸引,許多球員都渴望前往英超、意甲等這些大聯賽效力。
受到博斯曼法案沖擊最嚴重的毫無疑問是阿賈克斯。
法案出臺之后,阿賈克斯再也沒辦法留住自己青訓培養出來的球員,球員們稍微打出點名堂,就開始尋求轉會到大聯賽——即使是到英超的保級球隊,工資也要比留在阿賈克斯高啊。
所以從96年開始,阿賈克斯便慢慢從歐洲的中心變成了現在的球星加工廠,他們的青訓營依然是盛產著世界上最優秀的球員,但是這一切對于阿賈克斯來說,唯一的意義就只剩下給歐洲的那些大俱樂部輸送球員,僅此而已。
在國內賽場,阿賈克斯近幾年也不算順利,埃因霍溫崛起,荷甲聯賽群雄并起,從2003-2004賽季拿到俱樂部第二十一個荷甲聯賽冠軍到現在,阿賈克斯已經有五個賽季沒有染指國內的聯賽冠軍了。
這個賽季的阿賈克斯在荷甲聯賽看起來依舊距離榜首有一段差距,二十四輪聯賽過后,阿賈克斯只拿到五十五分,和榜首埃因霍溫的差距有七分之多!
...
從機場出來之后,大巴車在阿姆斯特丹市區行駛了大約四十分鐘,然后到了距離費耶諾德的訓練基地很近的一家酒店。
費耶諾德和阿賈克斯互為同城的死敵。
因此盧頓方面借用費耶諾德訓練基地的請求非常順利就得到了對方的回應了。
在荷蘭這幾天,盧頓可以在費耶諾德的訓練基地訓練修整。
距離比賽還有兩天多的時間,盧頓這邊的適應時間非常短暫。
對于高波來說,踢歐聯杯最大的困難還不在于對方有多強,而在于他們的賽程實在是太緊密了,甲級聯賽的比賽本來就挺多的,在還需要堅固歐聯杯的情況下,球隊幾乎是沒有什么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