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會是勞力士吧,可貴了。”有位董表的老大哥一眼認了出來。
“是嗎?那小子還騙我說不值錢呢,我這都一大把年齡了,還戴什么名表?回頭我讓他拿回去退了。”
洛為民嘴上這么說,心里可舍不得退。
……
洛修睡到中午才起床,看到父母都把禮物戴在身上,就知道自己送對了。
其實給父母選禮物,價格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否戴出門給外人看到。
給母親送名貴的養顏補品,不如送一條能讓她戴出門的絲巾。
給父親送昂貴的按摩椅,不如送他一條普通的領帶。
洛修有個朋友經常要到國外出差,每次都會給父母帶一些國內買不到的食品、用品,讓父母也體驗一下國外的好東西。
然而父母每次收到貨后都罵他浪費錢。
直到有一次看中一款包包,本來想買回來送給女朋友的,結果女朋友嫌棄這包太丑,他只好轉手把包包送給母親。
沒想到母親異常地開心,天天背著包出門,逢人就說這是兒子在國外買回來送給她的。
其實這款包國內也能買到,并沒有什么特別,牌子也一般。
它的存在只有一個作用,讓母親可以跟鄰居們吹噓自己兒子經常出國。
如果送那些只能放在家里的東西,那可沒辦法讓外人知道。
在老一輩眼里,兒子能夠經常出國說明工作有出息。
知道給家里買禮物,說明孝順。
滿足了這兩點,不知道羨慕死多少小區里的阿姨們。
就像小區里面的小孩,誰要是能夠拿出一個半人高的奧特曼玩具,誰就是孩子里的王。
父母到了這個年紀,人生基本已經定格。
未來基本不太可能再取得什么太大的成功,他們也沒有了那個心氣。
唯一能夠讓他們感到驕傲的,是兒女有出息了。
讀書的時候,父母會曬兒女的學習成績。
長大后,父母會曬兒女的工作、婚姻、是否孝順……
作為兒女,又有什么理由不盡量去滿足父母這一點小小的虛榮呢?
對于洛修來說,送上這一份禮物后,意味著整個春節他都可以為所欲為,不用擔心會被父母罵。
就好像今天睡到中午才起來,父母也一句不說,并做好一桌的菜等他吃。
“吃完飯跟我去外婆家拜年。”
俞靜女士洛修夾了一個雞腿。
“外婆家那條路修好了嗎?我這臺車可能開不進去。”
洛修故意開這臺底盤低的跑車回來,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這難得的假期不被人當成司機驅使。
去年開了臺奔馳回家,結果被迫當了很多天的司機,連睡個懶覺都不行。
今年無論如何都不能做這種蠢事了。
“車要買底盤高的,你這車在鄉下的路還不如我那摩托車好用。”洛為民抓到機會開始教育兒子。
俞靜女士接口說:“一定要買大的,一家人都能坐得下的那種。”
洛修開玩笑說:“我以后娶幾十個老婆,那不得買輛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