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的成功不是偶然。
人都有閱讀文字的需求,但不是誰都喜歡看小說。
以前人們上廁所一定要帶本書,或者帶份報紙、雜志,否則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拉屎都不順暢。
如果手上實在什么都沒有,就連沐浴露、洗發水上的文字,都要拿起來讀一下。
后來有了手機,大家就必須把手機帶進廁所。
拿李山的話來說,手紙可以不帶,但手機必須要帶。
忘記帶手紙,可以用手機叫人送過來。
忘記帶手機,那這泡屎就白拉了。
我們每天都在大把地浪費時間,卻抓緊上廁所的這幾分鐘閱讀點什么,感覺這幾分鐘如果不知道點東西,就是在浪費時間,在浪費金錢,就是一件罪大惡極、萬惡不赦的事。
就好像有些人上課開小差,沒認真聽課,浪費了四十分鐘。
卻格外地珍惜下課那十分鐘,抓緊時間看書,感覺比別人又多學習了十分鐘。
其實他知道自己浪費了上課的四十分鐘,內心感到很愧疚,感覺對不起父母。
他把課間休息的十分鐘用來學習,目的是為了消除內心的愧疚感。
愧疚感消除后,到了下一節課他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浪費四十分鐘。
以此循環。
……
頭條新聞的出現,讓人的廁所時間又多了一個可以選擇的app。
除了上廁所,還有睡前,坐地鐵等一切空閑的時間都可以用來看新聞。
于是頭條新聞不出意外地火了。
除了微博之外,網友們又多了一個沒什么大用,但又很消耗時間的app。
“這東西有毒,刷一會時間就沒了。”
“明明沒什么好看的,手卻停不下來,這是怎么回事?”
“上廁所的時候沒事做,隨便刷了一會,結果腳蹲麻了,屁股的屎也都風干變硬了。”
“天天給我推美女圖片,害得我最近營養不良。”
“為什么我沒有刷到美女圖片?每次打開都是一些貓貓狗狗。”
“難道我們用的不是同一款app?我都是用來看歷史知識的啊!”
“不會吧?不會真的會有人相信頭條上的野史吧?想學歷史知識,請看正史好嗎?”
……
洛修看著app的月活數量越來越高,心里的一顆大石終于放了下來。
有些東西不是你提前做了,就一定能夠做成功。
你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也不代表在其他領域也能取得成功。
董小姐能做好空調,做手機便不成了。
洛修也是一樣,做電商是99%能成的,做內容就不一定了。
即使他重生前專門花時間去研究這些公司成功的秘訣,也仍舊無法得出肯定的答案。
你會發現,一個企業老板,能不能做成一個項目,不一定取決于自身的聰明才智,也不一定取決于資產的多寡。
你說百度老李聰明還是阿里老馬聰明?
老李本科北大畢業,在美國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帶著超鏈分析技術專利回歸,32歲創立百度,成為國內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老馬復讀三年才考上杭師范,31歲開始創業,連續多次失敗后,41歲創立阿里,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為什么老李32歲可以創立百度這樣的公司,之后卻在多個重大項目鎩羽而歸?
老馬能夠在41歲創立阿里這么重量級的公司,在之前連個英語培訓都搞不好呢?
百度豪言要拿200億出來補貼外賣的時候,絕對是信心滿滿,絕對是上下一心,絕對是付出努力了,且是幾個外賣平臺老板中學歷最高,受教育最好,最聰明的老板,最后為什么還是會失敗呢?
所以很多老板慢慢知道,當你付出所有努力之后,能不能成功最后只能看玄學了。
如果老馬當初不是搞了阿里,而是搞了企鵝。小馬沒有搞企鵝,而是搞了阿里。
可能現在沒有企鵝,也沒有阿里。
所以大部分的老板都是迷信的,辦公室的布局要先看風水,財務室一定要設在財位,清明掃墓比誰都積極。
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賺那么多錢靠的完全是個人的能力,而是把部分因素歸于祖上冒青煙。
風水這些東西當然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依據,但他們也只能信這個了。
他們知道自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