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要怎么辦?交錢嗎?”
洛修搖了搖頭,“除了交錢,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讓我們品牌喜愛度足夠高,如果網友都喜歡我們,那除了太陽,誰也沒辦法黑我們。”
……
……
品如的忠實用戶都知道,這個品牌會在每年的暑假期間開展公益活動,幫助山區的孩子重返校園。
只不過往年他們看到品如捐出多少物資、多少錢,都只是一個數字,沒辦法深切感受到這些數字底下的意義是什么。
今年的公益活動被轉到了頭條新聞的APP,每位用戶只要打開頭條新聞,就會累積在線時間,每在線一個小時,即可以獲得積分,通過積分向孩子們捐款。
這讓他們有一種在線做好事的感覺。
很多在頭條收入排行榜的達人,更是第一時間響應平臺的號召,親自去山村去當志愿者。
同時把他們去當志愿者或者支教的經歷以日記的方式進行直播,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
伊青飛是第一批到達山區的志愿者。他看到山村的女孩子來例假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處理。
她們沒錢買衛生巾,只能用不干凈的破布墊著。
于是他給那些女孩子捐了一批衛生巾,并教她們衛生知識,讓她們懂得愛護自己。
也有些達人來到山村只是單純的做秀吸粉,不僅沒有幫助到那些孩子,甚至破壞他們平靜的生活。
平臺對于這一類的達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例處理一例,直接永久封號。
這次的公益活動空前成功,在網絡上獲得長時間的熱議:
“我終于拿到一個公益小天使的徽章。”
“你才一個?我第二個都快到手了。”
“為了拿積分,我仿佛回到了當年掛QQ等級的日子。”
“QQ等級沒屁用,我們這個至少真正幫助到孩子們。”
“我工作忙,每天在線時長很短,能夠給孩子們換兩個雞蛋就滿足了。”
“這個月已經建了兩所希望小學,頭條新聞好樣的,不愧是我每天要用的APP。”
在眾多的贊揚當中,也混著幾個故意唱反調的:
“你們這群傻子,知道在線一個小時,頭條新聞能夠賺多少廣告費嗎?人家賺一個億,從手指縫里漏一點點錢出來建學校,就讓你們感動成這樣了?”
“你說得對,我們都是傻子,就你最聰明,諾貝爾獎沒有你真的是諾貝爾的損失。”
“諾貝爾只是沒有設一個杠精獎,否則非他莫屬。”
“洛總這種人,就是活該賺錢,他賺多少錢我都不眼紅。”
那些出來抬杠的人,很快被網友們淹沒。
某媒體內部,主編急忙問:“我們黑品如科技的那篇稿子發出去了嗎?”
小編:“已經發了,他們對我們的態度那么差,可不能讓他們好過。”
主編聽后大發雷霆:“誰讓你發的?快點撤回來!”
“已經撤回不了。”
小編心里很委屈,不是你讓我發的嗎?
“該死的。”主編在辦公室來回踱步,“趕緊補充一份聲明,就說這不是我們的立場,稿子是實習生寫的,沒有經過審核就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