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網絡海選活動在知音悄然上線。
第一個星期還沒有什么大的熱度,隨著歌手紛紛上傳歌曲,以及社交媒體的發酵,終于慢慢火了起來。
到處都在討論打榜投票。
“你們知道好聲音海選嗎?梁博唱得太好聽了,我要給他投票。”
“也就一般吧,還不如我唱得好聽。”
“你那么牛,怎么不去參賽?”
“參賽就參賽,說得我不敢似的。”
……
很多人都對自己的歌聲有著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唱得比歌手都強。
如果你跟一群人去KTV,就會發現有些人明明唱得很難聽,但他那自信的樣子,又會讓你覺得是不是自己的聽覺出了問題。
為什么他可以唱得那么難聽,卻又那么自信?
唱得難聽其實不是什么罪過,唱得再難聽,也有唱歌的權利,不能因為人家唱得難聽,而不停切他的歌。
問題是他不僅唱得難聽,還是個麥霸,每首歌他都要唱,切都切不掉。
切了一首,下一首還是他的,驚不驚喜?
只有兩個麥的K房,永遠有一個麥抓在他手上,其他五個人共享一個麥,還有五個人整晚玩骰盅喝啤酒。
趙建業就是從來不點歌,只會玩骰盅喝酒的人。李山是那個唱歌很難聽的麥霸。
在此之前,音樂海選活動有很多,但都會設置一些門檻,阻止那些覺得自己也行的人參賽。
選手需要通過復雜的報名,需要跑到外地參賽,需要去現場……
所有這些不方便的因素,最終讓很多人打消了參賽的念頭。
這就好像HR招聘,設置一堆的條件,這樣就可以大大地降低他面試的壓力。
然而《好聲音》這一次的海選不一樣。
每個人只要拿起手機,就可以給自己錄一段歌曲參賽。
于是各種牛鬼蛇神都涌了進來,其中有唱得很好的,更多的是唱得很一般,但自認為唱得很好的人。
請再多的評委也應付不了如此龐大的工作量。
不過這一次的海選用不著評委,因為每個賽區的晉級名額,全部由網友投票決定。
普通用戶每天可以投一票,而會員每天可以投十票。
這次的海選不看實力,只看人氣。
他們上傳了歌曲后,沒有人投票,只好轉發到各種群里,拉人給他投票。
這段時間,人們最害怕的事情是,很久沒有聯系的朋友,突然發來兩個字:在嗎?
他也不是為了找你借錢,更不是因為要結婚了,給你送請帖。
而是問你有沒有下載知音APP,讓你幫他投票。
后來有些人被問煩了,便回復說:我已經投給別人了,沒票了。
他沒想到的是,晚上剛剛過了十二點,便收到一群人的問候:又有新票了,快投給我。
如果沒點開信息,還以為自己今天過生日,有那么多人卡點給自己發祝福呢。
……
舔狗們在海選期間特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