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照清帶著一幫老人,孩子,女人,也在船上,密密叮囑蘇海,一定要聽周長官的話。
“周長官,蘇海聽說了,川軍安家費,哪怕是兵王,也沒那么高的標準,老夫干脆再給你十個后生,雖然槍法不行,馬術還可以,就不要安家費了,以后軍餉照你們六十六師的標準發放!”
“歡迎啊,來得早不如來的巧,反正我們這么多馬匹,都要人照料,他們今天來,還可以領到我們這次特務營的特別軍餉!每人可有一百大洋呢?”
“好,好,好,那些錢,就留給這三十多個孩子,他們也不容易,聽說有軍餉,一分錢都沒給自己留!”
分別的場景,倒是看的久經別離場面的張繼先熱淚盈眶。
海魂號和海韻號,沒有耽擱。
張繼先把家屬,還有第一批確定跟自己走的船工的家屬,紛紛安排上船。
等特務營士兵回來,周小山又從一連抽調了兩個排上去保護物資,輕傷員也全部上船,連趙子云的直屬排炮兵,派出兩個組,也分散在兩條船上,當天晚上,就啟程去上海了。
秦烈要跟自己從陸路回去,他還派了兩個報務員在船上,隨時保持聯絡,遇到不能處理的事情,及時發報回來了。
張繼先的船隊,率先離開,給孫永亨家里集中的一幫子準備遷川的人一記重拳。
確定了,日期確定了。
這件事情,從謀劃,變成了事實。
很多猶豫不覺的商人,也開始了日夜商量,準備做出抉擇。
很快,黃先生的船隊,和張繼先兄弟的船隊,也定下了出發日期,五天后,五月二十四日,第二批四條蒸汽輪綁著三十多只無動力駁船,一起全體南下。
周小山手里的車輛太多。
這時候的蒸汽火車,運力有限。
雖然汽車也比較小,六十六師三十多臺車,天津商人十幾臺車,一個火車專列居然裝不下。
何況周小山吩咐他一定要留有余地,有合適的現成設備,他會買買買。
陳敬方聯系了兩趟專列,一次性的把車,和準備遷川的人和車輛一起從保定經平漢線,轉隴海鐵路,裝往寶雞。
酒香不怕巷子深。
離天津城外,不遠處的這個小漁村。
已經是天津實業家的聯絡點了,一到晚上非常熱鬧。
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開著小車,趕著馬車來的都有。
沒跟去熱河劉祖名,一肚子憋屈,還在外圍警戒,活埋了一些探頭探腦的各方面特務。
甚至還有拉著人力車來的,雙方會面接洽以后,周小山還用卡車,吉普車把人送回去了。
孫永亨,張繼先,陳敬方,陳綿遠幾個最先決定遷川的人,沒機會離開漁村。
很多事情,人家希望單獨跟特務營軍官交流,要一個準話。
周小山作為劉湘副官,根本忙不過來。
他們幫著特務營這幫軍官,一起接待來自津門的各行業人士。
而特務營的士兵和這小子從船上帶回來的孩子,還在遠處跟樂隊,排練著節目。
好不容易,這些來訪的客商走了。
“小山,我聽你們在唱什么歌,你要搞什么名堂?”
聽到幾個實業家在問,楚天舒哈哈大笑。
“這小子報復心非常重,他不是在北平各大學,吃了閉門羹嗎?這小子準備上門去砸場子?”
“那可是教育部直屬單位,不僅后臺硬,影響力還大?怎么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