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盧溝橋事變一開始,吳蘊初就在積極打包工廠,求著國民政府協助調集運輸力量遷川。
可惜老蔣根本不重視,只派了幾個書生協助負責這個人事情,運輸和組織能力實在太差,天原,天利兩個廠的設備因為運力短缺整整長江上漂流一年,在鬼子占領宜昌前夕,冒著鬼子飛機狂轟濫炸,堪堪把設備運走,高價被各種戰時運輸宰,最后一段路程也沒錢運輸了,欠民生公司的運費也折算在天原廠的股份里。
周小山站起來鼓掌,陳敬方,高鳳翔,鄭竹梅也跟著鼓起掌來!
范旭東,陳調甫很受鼓舞,紛紛鼓著掌站起來,受刺激最大的是方液仙。
包括這次來四川,他都沒有從這方面,著手考慮過問題。
“陳宏已經跟周小山商量好了,小山緊盯著局勢,負責預警,到時候,不管是久大,永利,永明漆廠,還是永利寧,他一聲令下,六十六師派兵接應,全部遷川!”
“你們還有這個計劃?”
吳蘊初吸了一口涼氣,看著周小山點頭,他著急的繼續說。
“南京的永利寧都著手了搬遷了,怎么樣,小山老弟,把我天廚、天原、天利、天盛四個廠算上,其他地方我不去了,我就搬來永州!”
看著吳蘊初的表情,范旭東,陳調甫爆笑起來。
周小山也收斂了調笑的臉色。
“好,只要哥哥有心,我讓張繼先他們組織船隊!”
“不用,只要預判準確,戰火沒燃燒起來,運力就不緊張,航運大王虞洽卿跟寧波幫這次雖然只派了下面的人來,但是跟我關系不錯,你幫我選址就好,大恩不言謝,老弟的化工廠,只要范先生他們帶來的專家設備沒問題,調試設備,消化技術,包在我身上,生產不出抗戰用的炸藥,我自戕謝罪!”
看見吳蘊初拍胸脯,周小山是真的很激動。
這位白手起家的實業家出身清寒,對于有志青年沒有錢而想讀書深有感受,特于1931年出資5萬元,成立清寒教育委員會,聘請幾位化學界知名人士任委員,每年考試選拔大學一年級化工系學生及高中學生各10余名,發給獎學金,送到浙江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學習。
同時在滬江大學化學系設立獎學金。
先后培養了上百名優秀的高級科技人才。
不僅如此,就連他兩個廠的工人,技術人員福利也相當不錯,經常組織員工培訓,設立獎金,定期派往國外學習。
六十六師那個化工廠回來,委托給他和方液仙兩人負責投產。
兩人已經提前著手準備資料了,規劃了一百多技術人員隨設備入川!
看樣子,吳蘊初甚至會親自過來盯著建設。
“沒問題,絕對幫哥哥把防空的廠房,選址建設好!”
“花了多少錢,給哥哥言語一聲,你們六十六師人馬多,開支大,不富裕!”
“等等,等等,你們好像把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