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各地,游走于中產階級之中,重點都在機械,化工,物理,電子類工程師,內外科醫生,學者,高技術的產業工人上。
去年十月,德國人剛頒布了紐倫堡法,猶太人連公民權都被取消了。
一瞬間,幾萬人離開德國。
要走的不要太多。
歐洲其他各國本身準備效仿,他們哪里敢去。
大米粒堅也陷入經濟危機當中,就業前景堪憂。
哪能受得了遠東這么好待遇的誘惑。
去的幾十個猶太人組織的很好,加上雇傭的,歐洲幾個國家大概組織了兩萬人到四川,尤其是化工,機械類,電子類的產業工人,以及這種品類的小企業主,小賬不能細算,用購買的物資抵押,光他們借給陳敬方,購買的機械,冶金設備,軍火的錢,就超過了八百萬大洋的數量。
加上劉湘的兩百萬,周小山幾個渠道,讓他們帶去的錢近兩百萬,設備軍火價值,超過了一千二百萬。
但是這樣一來,組織工作的就太繁雜了,陳敬方,大衛都忙瘋了。
組織了二十多條輪船,有租用的,還有猶太人自己買的,滿載著設備和人員,準備回來了。
“他們都買了些什么啊?”
“歐洲各地都買的有,主要還是德國的標準軍械,什么G98的步槍,捷克式機槍,34型80mm迫擊炮。還有些機床設備,有些鋼管原料,說白了,都是給歐洲各國交的保護費,要不這么多資金,他們仇視的猶太人,怎么帶出來啊。”
“你小子眼皮淺,沒多弄點重機槍,榴彈炮之類的?”
周小山也想弄希特勒電鋸啊,可是那個撕布機,還有六年多才問世,M2實實在在拿到手里才是硬道理,再說德國幾款二戰主力飛機,都是三八到四零年才問世。
四川這點財力,比經營幾十年的張作霖,閻錫山,差遠了,買飛機,養飛機,培養飛行員,根本不現實。
重炮坦克就更扯淡了,出川都很艱難。
“火炮只有五十門80迫擊炮,生產線只弄到一個小型的,意大利45MM迫擊炮,跟擲彈筒差不多。”
劉湘猛的搖頭,別說不如他合川的炮廠能生產105口徑的榴彈炮,就連重慶的械修所也產三個口徑的迫擊炮。
“六十六師現在在川軍中,有點出頭鳥的味道了,八零那個回來先讓郭勛祺選,如果他們不要,六十六師再裝備,45口徑的生產線,等貨到了,文華他們綜合評估再說。”
周小山才不管這么多,川軍最缺的,不是重武器,就算很多重武器到了川軍手里。
士兵缺乏訓練,素質不夠,交通不便也沒法發揮應有的威力。
出川抗戰,一個潰敗,就能把裝備全給你扔給日本人。
重要的是輕武器的數量,一定要夠。
要可靠,要耐用,要上了戰場能打的準,能消滅敵人。
這東西得從原材料抓起,陳敬方惡趣味,引入的仿制意大利迫擊炮生產線,純粹是準備惡心日本人呢。
別說專門帶回來一個蒸汽鋼管鍛造設備。
連所有的彈簧,配件都可以自產,技術數據被陳敬方兩口子跟大衛帶著的猶太人機械專家搞的一清二楚,中正式步槍,G98,手榴彈,炮彈也重金從德國聘請了精通各部件的專家。
他清楚的記得,解放戰爭的時候,國民黨政府幾個兵工廠手榴彈停產,很夸張的原因是大米粒堅進口的導火索用完了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