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隊伍出川抗戰并不容易。
這哥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劉湘覺得如果范紹增到了馮天魁的66軍,這幫混蛋心里會覺得憋屈,怕是天天在自己身邊嘮叨馮天魁尾大不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很不利。
大戰在即,川軍前途未卜,你好我好大家好,能守望相助才是硬道理。
還是讓潘文華去處理吧。
去不了66軍,范紹增雖然有些失望,還是敬禮表態遵命,潘文華也過自己上級,當初圍剿紅軍,指揮十幾個旅作戰,可從來不做唐式遵那樣的事情。
只要能指揮部下打鬼子,他范紹增在哪里不是打,如愿以償的坐在哪里滿臉笑容。
再說,這幾天跟馮天魁,潘文華混在一起,好像連郭勛祺楚天舒都接納他成為這個圈子其中一員了,在四川這么多年,從沒跟劉湘這么相處過。
等會議下來,好好謝謝馮天魁和周小山,幫他討回軍隊。
“這件事情就到這里了,唐式勛,唐式遵,周小山已經把情況介紹了,你們兩個看看,我們該拿出什么樣的對策?”
劉湘的作為,還是盡可能的減少川軍內部的動蕩。
齊心協力打鬼子。
盡管馮天魁跟唐式遵關系肯定會有巨大的裂痕,在他眼里不是什么大事,無所謂,川軍這些年相互征伐,有矛盾的將領多了去了。
“大帥,我是這樣考慮的,我來守湖州,長興一線,文華他們軍團,守宜興,長興一線,66軍剛從山西回來,又是我二十三集團軍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作為總預備隊,暫時部署在宣城,廣德,如果真的被周小山料中,日軍環太湖兩路進軍,那邊出現問題,馮天魁就支援那邊!”
唐式遵的意見,立刻得到了唐式勛的附和。
兩人跟隨劉湘多年,哪里不知道劉湘一門心思打鬼子,話還是說的很漂亮的。
在場的將領都在交頭接耳。
郭勛祺站起了。
“我反對,根據淞滬戰況和山西戰況的匯總,要打贏日軍,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種太過于簡單的防御分配,就意味著我們要構筑陣地,跟鬼子打陣地戰。我們不僅缺乏空中支援,也缺乏大口徑的重炮,而淞滬戰場的失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面對日軍強悍的地空火力,沒有鋼筋混泥土的永固防御工事,我們二十二集團軍即使全軍拼光,也阻擋不了日軍的進攻。”
很多人認識這位川軍名將,是從土城之戰開始,光聽名字以為郭勛祺是個儒將,可是這家伙除了有個熊貓的綽號,還有一個綽號是莽娃,每每戰斗激烈的地方,身先士卒。
歷史上他出川的時候,還是145師師長,他的五十軍,還是三八年南京淪陷后,國府想惡心和制約唐式遵才編成的,四川工業的意外崛起,川軍各部齊裝滿員,讓國府付出了更大代價,所以他提前升任這個軍長,還得感謝周小山那只小蝴蝶。
“郭軍長的意思,跟馮天魁一樣,學共黨,打游擊戰?”
唐式勛這話不懷好意,明顯給郭勛祺挖坑,還順便把馮天魁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