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更加混亂,部分命令進入國防工事,阻擊日軍的隊伍,甚至跑偏了方向。
十五集團軍本來是羅卓英的部隊,陳誠的十一軍,奉命加入十五集團軍以后,連羅卓英也成了集團軍副司令,一直在淞滬堅持。
陸陸續續又整補了淞滬很多打殘的部隊。
說實話,就吳奇偉直屬那個軍,因為到達戰場較晚,戰力損耗略小。
其他的幾個軍,現狀很感人。
被鬼子飛機頂著頭頂狂轟濫炸,部分日軍喬裝中**隊,專打指揮部,各級軍官之間缺乏聯絡,大撤退演變成了大潰敗,本應該到七戰區報道的羅卓英,跑去了南京,本應該歸屬羅卓英部的胡璉,跑來了七戰區。
在宜興的兵站,連胡宗南部第一軍的潰退下來的士兵,也往郭汝棟那個籃子里裝。
十五集團軍好不容易在宜興穩住了陣腳,士兵找到部隊送了一口大氣。
這才休息兩三天時間。
又要開打。
在長興接到三路大軍的先頭部隊,發現士氣最高昂的,居然是槍械不全的郭汝棟43軍。
郭汝棟淞滬撤下來的老兵不夠,在郭勛祺收攏的潰兵中,選了二十多個黃埔生補充到基層軍官里,又用一張借條,借到了范明,范紹增繳獲的日軍武器,還有66軍幾個補充團送來的手榴彈。
這下子好了,至少兩人有一支槍了。
這讓剛學會放槍的太湖新兵,欣喜若狂。
新兵渴望打鬼子,這情緒感染不了從淞滬血戰歸來的老兵,他們太清楚跟日軍鏖戰的慘烈了。
一起領子彈,手榴彈的湘軍,中央老兵,嘴里都吐出四個字。
“新兵蛋子!”
79軍軍長夏楚中和25軍軍長萬耀煌對望一眼,笑容中露出苦澀。
“吳參座,我從開會到現在,一直想不出,川軍有什么把握,能圍殲在吳興的日本第十軍,就算他們的戰報是真實的,重藤支隊覆滅,第六師團四個步兵聯隊被近乎全殲,靖安軍已經被打散,在廣德附近俘虜都抓了一個團。可是中島師團,第六師團四個特種聯隊,還有114師團大部,仍然有六萬人,重點是火炮,炮兵,幾乎全部存在,我們只攻擊一晚上,天亮都要撤離,這打的是什么仗?”
“我也想不出,但是陳副司令長官說二十三集團軍,連戰連捷,肯定有他的道理!”
“什么道理,他們不會拿我們去做炮灰吧?”
吳奇偉沒有搭話,萬耀煌看了夏楚中,搖了搖頭。
“應該不會,我們25軍老底子是鄂軍,宜昌人很多,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駐守漢中,跟馮天魁是鄰居,分駐兩地,卻同時在漢中征兵,一起請纓抗日,川軍在漢中建立兵站,也跟我搶兵員,有一些利益之爭,當然,66軍比我先到漢中,西安事變我才開去的,我還跟秦國梁和羅家烈劃定了雙方的競爭的界限,底線,川軍很守規矩。在我看來,國戰戰場上,我們應該可以把后背,放心交到川軍手上!”
在四川執行一石二鳥計劃的吳奇偉也認為,至少劉湘還是值得信任的。
不過萬耀煌那個話,有著言外之意,就是川軍要把后背交給十五集團軍,川軍可未必放心。
“幾位長官,我倒是覺得這仗,我們必勝!”
別看在淞滬戰場位置不高,有空都在收集抗戰信息的胡璉插話了,吳奇偉再次高看他一眼,幾個軍長,師長都在等他繼續說。
“川軍善于利用地形,吳興以南的仗,又是馮天魁在指揮,122旅曾經在山西,用大量預埋炸藥,炸了二十師團,吳興曾經在兩軍手上反復易手,這次選擇的戰場又是在吳興,你們猜川軍會不會故技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