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央軍引以為傲的德械師都打光了,今天我們還收到情報,連胡宗南第一軍也損失很大,建制殘的比145師還厲害,鎮江后退撤過長江,剛在揚州整補了幾個保安團,又跟合圍的日軍杠上了,中央軍在這場對日戰爭中,老本都打光了,虧的很慘。”
范紹增還真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作風。
在場誰不知道中央軍虧的很慘,潘文華,馮天魁,郭勛祺誰都不會去慫恿大帥倒蔣,只怕隔墻有耳,只有他這個剛混進來的家伙干的出來。
“中央軍損失雖然大,底蘊還在!中原,江南,華中,都是國府經營多年的地盤,隨時可以募兵整補,這些年,黃埔軍校培養那么多學生,能在這場大戰下,存活的都是精英,他手里仍然把握最強大的軍事集團。再說,當初大帥讓出四川是為什么?”
“為什么?”
“讓國府可以搬遷四川,讓**有底氣更鬼子決一死戰,中央軍不至于投降日本人!”
“可是這蔣某人,對川軍也太惡劣了,軍械,軍械沒有,彈藥,彈藥匱乏!報了這么大傷亡,我們要是中央軍,早拉倒后方整補了,撫恤現在都沒到位,還想把我們拉上南京!”
范紹增這個抱怨,一下子讓周小山有些刮目相看了。
起初開口,這心眼多的小子甚至想,范紹增是不是被某人慫恿,在劉湘面前來試探虛實的。
馮天魁的應對,也是很謹慎的。
知道現在,周小山覺得有點多余,至少打了幾仗下來,范紹增有些明白在武漢給他說的那些話了,川軍出生就是原罪。
同樣在淞滬鏖戰,楊森的部隊打光了,現在還沒有整補,反而是郭汝棟的43軍,整補完了一次,又潘文華又在聯絡留在安慶的副參謀長陸滌生,積極幫他整補第二次。
川軍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在戰場上存活下來。
“小山,襲擊上海的事情,就定了,你去考慮一下軍事部署,做個方案上來,涉及上海的情報,我都讓沛詩轉到66軍,你暫時就回66軍去!你們幾個,注意保密,一旦泄密,我拿你們幾個出氣!”
打仗也就是那么回事。
首先,確定要不要打,值不值得打,估算傷亡和戰果。
下定決心以后,匯總各方面偵查的情報,再決定怎么打。
江南兩次大捷,別說潘文華,郭勛祺,就連范紹增也信任這小子做的戰斗計劃。
看著周小山出去,劉湘也揮揮手,讓他該干嘛干嘛!
周小山剛出來沒多遠。
迎面撞上了胡璉。
畢竟七戰區的指揮部,都在這個山間小村里,這里有幾條坑道,山頂上有守衛提著防空警報,做空襲瞭望。
“胡旅長,晉級上校了啊?”
迎面的周小山打招呼,胡璉禮貌的笑了笑。
“周副官不是一樣是上校嗎?”
“不一樣,我是山西立功以后,論功行賞的上校,因為說錯話,被暫緩了受銜!”
“我比你更憋屈,旅長大部分可是少將軍銜,我一個上校旅長算什么?”
川軍在淞滬,在江南戰場,都有上佳表現,胡璉對川軍沒有偏見。
“你比我強,至少中校提拔成旅長,是官升三級,說明你離少將,只有半步了,我離少將,都不知道猴年馬月。”
“你可是劉總司令身邊的紅人,說實話,地方軍的軍銜,要比嫡系的中央軍更容易!”
“劉總司令哪有陳長官大腿粗,再說,少將以上的軍銜,哪里都卡的很緊,那天時運不濟,我還希望胡旅長照拂一二?”
“那我現在就想讓周副官照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