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川軍,又不缺糧,也不缺軍械,更不在乎升官發財。
有劉湘這個戰區司令撐腰,當然跟其他部隊不一樣,可以自主選擇戰場。
“德鄰兄,軍委會沒像您轉告七戰區的內情嗎?從二十三集團軍開進安徽開始,幾次戰役,都是天魁參與策劃的,在七戰區,他有選擇打于不打,那個方向打,怎么打的權利,我本身不擅長指揮,要不是天魁和文華他們幾個撐持戰局,二十三集團軍,走不到今天!”
劉湘轉頭看向了陳誠,陳誠只是示意他匯報了。
李宗仁也看明白了,在場人太多,七戰區開軍事會議不過如此,劉湘能坦誠到這個地步,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民國這個官場,除非兩人私下交流,否則很難聽到真話。
“這個不急,我想在七戰區呆幾天,想跟天魁,文華他們幾個單獨交流一下,還要給你甫澄老弟提要求,能不能讓我看看你們戰區幾次戰役的詳細指揮和部署過程!”
其實具體怎么打,李宗仁也沒想好,鬼子肆無忌憚,占領南京開始,直至現在,不顧國府抗議,還在南京對我華夏軍民進行血腥的大屠殺,并沒有開始部署南北對進。
只是他一直關注中日之戰。
像淞滬這種把幾十萬大軍,放在險地跟日本人爭奪一城一地,他是不贊成的。
認為如果正面防御和敵后攻擊,襲擾相結合。
內戰防御作戰,加上外線攻擊作戰,集中一部分優勢兵力,殲滅鬼子一部。
遠比蔣某人一味死守勝算要大的多。
“沒有問題,幾次對日作戰的過程,辭修也反復閱讀,整理成報告,給侍從室匯報!當然也不會對德鄰兄隱瞞!”
為了擺脫知情不報的嫌疑,協調兩個戰區作戰,陳誠干脆拿出劉湘對北調66軍的意見的那封電報底稿,交給了李宗仁。
看完以后,李宗仁驚奇的發現,原來蔣某人跟自己談話內容中,堅持要馮天魁帶兵北上,希望自己在中原腹地,跟鬼子大干一場,是利用66軍北調,吸引更多的日軍,于之決戰的意思。
信息量有點大,有點亂。
李宗仁決定還是抽時間跟劉湘和馮天魁單獨談。
“明白甫澄老弟的意思了,天魁是我中**隊福將,福將有福將的用法,以天魁對日軍威懾,要是折在黃淮,就是對國家民族犯罪。我跟祖貽這幾天就叨擾了!”
胡宗南沒有在七戰區耽擱,盡管他很想留下來,問問馮天魁怎么練的兵,也想跟這群地方軍的大佬熟悉一下,接下一段香火,可是他很明白自己的身份,身后的哪位校長,可不愿意中央軍嫡系,跟這地方諸侯牽連太深。
拿到劉湘手令,可以回潼關討要火炮士兵。
匆匆謝過賀國光和康澤,一刻都沒有在七戰區耽誤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