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戰區不僅補充了部分軍械,還得到了部分彈藥的整補。
千里出川,就是保家衛國。
這讓流浪的川軍頓時有種找對地方跟鬼子拼命的趕腳。
感謝長官部的信任,也感謝友軍支持,川軍熱血男兒喊出了首戰用我。
堅守滕縣,為戰區做出貢獻,川軍責無旁貸。
在津浦路滕縣一段防御的川軍,足足有41軍和45軍的五個師。
這五個師里還有124和126師的殘部整編進入的,主要軍官回四川接受新兵。
而且這五個師都是在山西洪洞,經過整編撤銷旅一級編制的師,123師還是剛剛開出四川的。
41軍雖說在山西折損有些大,但是好歹也有8個團兩萬多人。
鄧錫候跟孫震親自上前線視察情況以后,因為劉湘病故,甫系川軍和劉周書都認為是軍委會害了劉湘,被蔣某人急忙召集到武漢去了。
沒有了水晶猴子的心眼,孫震的政治直覺,在戰區強硬的命令下,有點不夠用了。
滕縣縣城很小,城西有個火電廠,代職孫震41軍軍長的王銘章,把指揮部設置在火電廠。
他們嚴格按照鄧錫候的交代去打的。
5個師只留了一個團,駐守縣城,其他部隊,全部散落在城外。
利用城外的地形,有效的隱藏自己,對直撲滕縣的第十師團33旅團賴谷啟的賴谷支隊進行側擊。
打出了小雪村伏擊戰這樣好仗,兩天時間,鬼子愣是沒有摸到滕縣縣城的邊上。
就在這時候,徐祖貽擔心滕縣戰局,跟孫震一番長談,希望川軍可以多在滕縣堅持一下,給五戰區爭取更多的時間。
同時徐祖貽也對孫震出示了他對二十軍團的軍令,讓湯恩伯趕到滕縣,跟川軍前后夾擊日軍。
這個一直沒犯錯的五戰區參謀長,哪里知道,他這番長談,讓孫震自己葬送了起家的41軍。
孫震知道湯恩伯正在臨城,趕到滕縣不到一天距離。
加上戰前兩人詳談甚歡,只差燒香磕頭拜把子了。
當即給王銘章下令,死守滕縣。
王銘章問他接到命令是多久,他說是四個小時,并且要求川軍五個師,所有師部,全部撤到縣城,彰顯跟滕縣共存亡的決心。
他的這道命令,徹底葬送了二十二集團軍好不容易穩固的防御大局。
舉得命令不對的王銘章問他堅守多少時間,他自己根據徐祖貽的交代和對湯恩伯距離的判斷,說了一個四個小時。
四個小時的命令,讓幾個師長都出了一口大氣。
照目前打法,別說四個小時,四十個小時鬼子也打不到滕縣城下。
孫震再次強調把軍,師指揮部撤到城里西關電廠堅守的命令。
死命令,下的太急,外面的幾個師長也聽命撤回來,除了重傷的陳離差點被鬼子抓了。
122師的部隊也撤回來,全部進城。
正好如了鬼子的愿。
原本攻擊不順,又遭遇重大損失的第十師團,得知川軍龜縮到了狹小的縣城里,一個炸彈落下去,也能炸死無數,頓時喜出望外。
飛機掩護,坦克裝甲車帶頭沖鋒。
城外大軍缺乏應變的軍事命令,牽制也弱下來。
按照命令開火的部分部隊,被打的潰不成軍。
城外幾個師失去了指揮,部隊全部放羊了,本該堅守外圍側擊日軍,或者在日軍攻城的時候,夾擊日軍的部隊遭遇鬼子反撲,四處亂跑,還有的跑到臨城去了。
孫震聽說湯恩伯并沒有去滕縣,而是進入了嶧縣山區,整個人都完全傻了。
最后慶功,人家湯恩伯倒是把功勛拿了,孫震的去質問的時候,頂多一個面紅耳赤,解釋起來前言不搭后語就應付過去了,老蔣為了封口,籠絡四川人,任命他為五戰區副司令長官。
中央軍玩的真高級,借鬼子手消滅川軍,所謂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對湯恩伯來說,就是個笑話。
川軍喋血滕縣,這也就是后來的臺兒莊勝利了,要不一場敗仗下來,也許歷史的真相也就淹沒在塵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