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縣也好,臨沂也好,北線的中**隊隨時可能被鬼子南北包夾。
“天魁,你的結論是?”
“東南半壁,全部守不住,有效的組織攻擊,利用鬼子進軍這漫長的線路和針對鬼子狂妄的突進節奏,集中兵力,斷其一指,殺傷敵軍!”
馮天魁這幾天跟著劉湘,耳聰目明,太湖西岸,第十軍慘敗,已經打破了鬼子不可戰勝的神話。
跟歷史上,**急需一場硬對硬的勝仗不同。
更需要打擊鬼子的有生力量。
為持久抗戰做準備。
五戰區不是七站區,劉湘根據郭勛祺的建議,任由著周小山那小子統籌指揮。
督戰隊由劉湘親衛和幾個軍警衛混合抽調,各軍步調一致。
有消息說,軍委會會調集一百個師到一戰區和五戰區。
叫囂著跟鬼子決戰。
馮天魁就坐不住了。
“天魁,這個話在這里說說就行了,出了這個門,我當沒聽見。”
盡管擔憂鬼子在沿海登陸,李宗仁顯然不認可馮天魁這種打法。
再說,這個仗,是他跟委員長商議過后,親自部署的。
給你機動的自主權就不錯了。
你就別想著跟七戰區一樣,憑借一個乖巧的副官在劉湘身邊巧言令色,就可以左右戰區的打法。
別以為除了你川軍,其他人都不會打仗了。
戰區只可能在他的大致框架下,做一些細致上的戰法部署。
“那好,李長官,開拔滕縣不等于堅守滕縣,我要一個命令,就是我有自行撤出戰場的書面命令!”
“天魁,我知道你不容易,為了打鬼子,頂了那幫人漫天的罵名,在五站區參戰,還隱姓埋名,把部隊藏在二十二集團軍里!甫澄老弟也答應過你,我們會給委座親自匯報,不讓其他國府大員知道!”
李宗仁說完以后,立刻書寫了一道軍事命令,50軍和66軍所部,根據戰局需要有機動作戰的權利,不拘泥一城一地的堅守!
話不投機,馮天魁也懶得說了。
反正,打鬼子,老子是認真的,管好我自己的兵就行了,有了這道命令,誰特娘的也別想著陰謀設計我。
干脆的給徐祖貽下命令,讓鐵路運輸局配合,不要把潼關出發的二十二集團軍在徐州停留了,直接運往滕縣。
在信陽上車144師和66師,接到潼關乘坐火車南下的133師和122師,127師以后,交叉換位,也裝到滕縣。
鄧錫候和馮天魁這個置換的主意。
最滿意的是劉湘,出川時候,蔣某人就承諾,單獨設立一個戰區。
讓川軍獨立抗擊鬼子。
結果出川以后,本來派系就五花八門的川軍,跟撒糖果一樣,撒的南北戰場到處都是。
他連把王纘緒調出來抗日的**都沒有了。
聽說這兩天,中央軍在逼王豹公,讓他不要等川造軍械,把募集的兵員拉到漢口,軍需處給他們一批舊軍械,在漢口集中訓練,根據訓練情況,再考慮是不是發放新軍械。
軍需處已經根據陳誠給軍委會提出的建議,不再跟蘇聯人磨蹭細節。
接受蘇聯軍械,對殘破火炮提出警告。
既然是貸款購買,就必須要保證質量,否則國民政府還錢也不保證質量和數量。
希望下一批次的火炮不要再出現這種銹蝕,磨損很重的情況。
這樣很多換裝蘇械的軍隊,就可以淘汰一批舊軍械,給王豹公這種雜牌,還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