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峙卸任的第二集團軍在孫連仲繼任集團軍司令以后。
發生了很多變化。
中央軍基本上都調出去了。
原西北軍孫連仲部,番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下轄第三十軍和第四十二軍在周小山突襲大汶口的時候,各自只派了一個團作為先頭部隊來徐州五戰區司令部討飯。
地方軍閥都還是老問題。
等軍餉,等補給,等著彈藥有了著落,集結起來的大軍,才向徐州開來。
司令官孫連仲也來了。
平漢線西路有中央軍薛岳主持,津浦線滕縣聚集了川軍七萬多人,孫連仲他們安排在臺兒莊附近,對著臨沂方向的東線來敵,委員長親自安排湯恩伯的二十軍團,作為機動。
路上還有滇軍一個軍和黔軍一個師。
李長官的底氣,也硬了很多。
眼看著龐炳勛從臨沂趕來。
立刻給他提要求,要他就地征兵,就地整補,盡量恢復第3軍團的建制,趁著委座在徐州,要錢要槍。
龐炳勛苦笑。
軍政部的錢糧槍械,哪有那么好要。
好在臨沂之戰打贏了,戰場上的槍械彈藥都收集起來了。
川軍只要了日軍的第5野戰炮兵殘存和損毀火炮拿回去拼湊,日軍步兵裝備孫震和他勉強可以每個軍裝備一個小團。
加上原來五戰區撥給他的槍械和彈藥,也不夠一萬人使用。
郭勛祺預料到了這仗他會拿青天白日。
但是沒想到他還另外得到二十萬法幣,用于就地招募新兵。
二十萬法幣根本做不了多少事,還比不上戰前他自己身家掏出來的錢多,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連12軍都撥付一批軍餉。
川軍一毛錢都沒領到。
倒是聽說整補了不少彈藥,糧食,飼養馬匹的大豆。
委座親自授勛,中央軍大員帶著侍從室侍衛分列,地方雖然是一個騰空的教堂,嘉獎充滿了儀式感。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
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松,
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軍歌中,授勛完畢。
日理萬機的委座迫不及待的離開了徐州。
侍從室的要員和薛岳,蔣鼎文,劉峙這些軍隊高官,也跟著委座離開。
陳誠,賀國光,李宗仁,帶著賀粹之,郭勛祺,卻要趕去滕縣。
板垣征四郎在臨沂附近的事情,畢竟只是一個猜測。
沒有確鑿的證據,萬一搞了一個烏龍,軍委會還要怪罪下來,龐炳勛,賀粹之,郭勛祺,孫震幾個人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路上就商量好了,都沒有上報。
郭勛祺卻沒有想到。
李長官命令他的144師跟川軍其他番號一起,回師滕縣。
盡管他提出144是的存在,可以協助12軍和龐炳勛部對峙國琦登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