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軍裝備在國內算是一流。
尤其是中央軍精銳的德械師在淞滬打光之后。
禹王山之戰,滇軍聲名鵲起。
英雄,是在歷史轉折時期,用血肉創造奇跡的將士,他們的表現,配的上云龍苦心攢下的精良裝備。
跟川軍一樣,滇軍也習慣佩戴鋼盔,人手一頂的法式頭盔,還有法制哈其開斯機槍、比利時七九步槍、捷克造輕重機槍和法國造八二迫擊炮、六零迫擊炮、高射機槍等裝備,甚至還有專門的防毒隊,這比甫系川軍的川造德械師只好不差。
勞師遠征,沒有重炮。
面對鬼子的重炮,除了戰壕,防炮洞無計可施。
歷史上禹王山之戰,主峰由126米被炮火削減到124米!
猴子兵,是滇軍的創造出來對付敵人坦克的辦法。
憑借云貴川山地練習出來的敏捷身手,跳到敵人坦克上面,把頂蓋拉開,榴彈扔進去。
這樣的戰術,傻子都知道,會伴隨多么巨大的犧牲。
4萬滇軍死了一半,2萬余名滇軍將士埋骨他鄉,化作浴血的彩云,飛回了紅土高原上的故鄉。
就連當時的日本報紙也驚呼:“自‘九一八’與華軍開戰以來,遇到滇軍這樣猛烈沖鋒,置生命于不顧,實為罕見。
禹王山之戰。
盧漢接手的湯恩伯和孫連仲轉移以后,留下的陣地。
槍械彈藥,背著千里轉戰,本身就是巨大的負重。
缺乏挖掘戰壕的工具。
只能用犧牲的將士遺骸堆砌工事。
很難想象,二十七天堅守在人間地獄一樣的地方。
滇軍和黔軍弟兄該有怎么樣粗壯的神經。
電視劇這個世界,有了兩首航母停靠在海岸線附近,對手是一個滿編師團。
該有的坦克,重炮,一樣不少。
甚至猛虎出籠的第8師團,比歷史跟中**隊血戰多日的第5,第10師團少了一分疲憊。
更嚴重的是,臨沂和郯縣朝不保夕,盧漢部和王文彥部隨時可能遭遇北面的南下日軍的夾擊。
周小山送鋤頭,鏟子,送炸藥。
鄧錫候叮囑他們一定注意構筑工事,放炮洞。
讓保安團帶反坦克的炮團,機炮團協助對付日軍坦克。
也希望他們可以跟歷史上一樣,創造一個奇跡。
果然,滇軍不負所托。
第8師團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東北呆傻了。
狂的沒邊。
完全蔑視中國這些地方軍。
面對五萬的對手。
第一天,只派出一個聯隊,一個戰車中隊,進攻滇軍。
盧漢集中火力,打爆了鬼子坦克,裝甲車,對鬼子發起反攻,打的鬼子狼狽的東竄,直到跟第8師團大部匯合,才穩住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