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不是把羅亮派到了菏澤,還說臨沂存在168師楚天舒部,可以牽制菏澤的14師團嗎?怎么一槍不放就撤了?山東百姓怎么看我們川軍?”
什么叫一槍不放,川軍在濟寧做的工作夠多了,轉移人口,搶救轟炸中受傷百姓。
替百姓在城外分散挖掘防御地道防空。
還發放了一些淘汰的殘破槍械,給那些個有志向抗日的百姓,組織他們在鄉下建立自衛隊伍。
“軍座,此一時,彼一時!淮海鐵路沒有被鬼子破壞,就是整個五戰區的后路,如今鐵路破壞,彈藥,補給,運不上來,又無法短時間搶修成功。戰區現有的堅持,也是政治仗,打給徐州的記者,全世界看的,軍委會,李長官心里很清楚,撤退怕是已經在日程表上了。”
馮天魁有點郁悶,大方了兩次,讓郭勛祺,孫震,鄧錫候都過癮了,自己還沒撈著仗打。
怎么一轉眼,才消滅鬼子不到兩個半師團,整個戰區都在找后路了。
“你讓工兵營在微山縣收集船只,部分地方搭建浮橋,就是有向西撤離的準備?”
“這個只是準備,多條路是好事,現在距離撤退時間還早,滕縣囤積那么多彈藥,保安團接觸的人太多,出現一個漢奸,就能把這些糧食,彈藥丟給日本人,帶著行軍肯定不行,還不如我們吃了,打了再走!”
這是歷史上滕縣保衛戰之后,城外的川軍撤離路線。
縣城內的川軍遺體帶不出來,城外的他們都帶到了沛縣。
安葬在那片土地上。
周小山不知道,多少川軍兄弟,也會在衣服口袋里留下紙片,生于四川,死于山東。
“我怕鬼子不會讓我們如愿?再說,東邊的沛縣,地形平坦,道路沒有被破壞,距離菏澤只有一百多公里,你說鬼子14師團會不會派兵來堵截我們?”
“不知道,從南北對進的角度考慮,土肥原賢二應該南下,占領淮海線和津浦路交匯點鄭州,但是川軍現在是鬼子心中的頭號大敵,也不排除他們會朝著東南方向來,夾擊我們川軍!”
明白了,之所以軍部偵查團沒有撤回來,又派羅亮他們過去,就是搞清楚14師團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楚天舒撤離濟寧,是讓土肥原師團放心南下。
不跟岡村師團交手,是讓他在濟寧待的不踏實,迷惑這個老鬼子,希望他犯錯,最好一鼓作氣,孤軍冒進進攻滕縣。
一旦岡村師團,進攻滕縣。
一場大戰,就等著自己了。
想到這里,馮天魁笑起來。
剛才還憂心沒仗打,鬼子這么多師團,都在盯著川軍,一個個都想要了自己和劉湘腦袋,怎么可能沒仗打。
突然,電報來了。
秦烈急急忙忙的走過來。
“軍座,偵查部隊匯報,大汶口突然出現很多日軍,番號依舊是第2師團,偵查部隊很奇怪,第2師團不是在濟寧嗎?從順著津浦鐵路火車抵達的日軍,至少有兩萬多人!攜帶了很多修筑道路的工具。”
“怎么可能?鬼子雖然有加強一些支隊,給常設師團指揮,可是他們絕不會變更自己的聯絡番號啊!”
馮天魁還沒開口,周小山就叫起來。
“這不符合日軍的習慣!”
“也許日本人為了掩人耳目,迷惑我們,故意這樣做的!”
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周小山剛準備迷惑第2師團,鬼子就派來一個師團,迷惑川軍。
難道他們故意隱藏師團的番號,讓人摸不清日軍的實力。
究竟來的是常設,特設,還是警備師團呢?
“他們的目的,是大汶口到曲阜,還是濟寧到滕縣的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