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馮天魁躍躍欲試的接著派人去找鄧錫候的當口,告訴自己這個二十兵團的計劃。
周小山暗自叫苦。
薛岳這個計劃,可行性極強,日軍上鉤的可能非常大。
再加上東海之戰過后,劉湘對薛岳的影響也有所改觀,對白崇禧沒有擔任職務,卻在為五戰區奔波的事情,稱贊過。
自己要是跟二十兵團換個位置,也會毫不猶豫的做出這樣的計劃。
到這個世界三年了,他比誰都清楚。
這是個理想的時代。
中國人需要仰望歐美發達的國家。
這里軍人,很卑微,很熱血,他們相信自己的付出,可以讓子孫后代過上美好的生活。
生在這個時代,就應該為祖國犧牲。
他曾經很多次提醒劉湘和馮天魁,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像當初從太湖退到安徽,一樣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收復領土。
可是兵,畢竟不是自己的。
自己只是一個副官,只能通過事實,語言,影響他們,而且要順著他們能接受的意思往下去引導。
如今作繭自縛了。
滕縣構筑那么密集的防御工事,地道。
囤積那么多物資。
成了劉湘,馮天魁打這仗的最大依仗。
他還是想做最大努力。
“軍座,這個計劃,一開始,主動權就不在川軍手上,萬一鬼子南北夾擊,五戰區和薛岳的兵團按兵不動怎么辦?”
“不會的,薛岳說,我們一旦決定硬抗鬼子攻擊,他把麾下的幾個軍軍長全部趕到滕縣來做人質!張自忠,孫連仲所部的副職也要派過來。誰的部隊沒有按時到位,就讓川軍軍法處要了誰的腦袋。”
真是個狠人啊,還借川軍的手來殺,周小山眼睛都瞪大了。
“另外,允許我們必要的時候,通電友軍放棄計劃,進行轉移!”
這家伙一定研究過川軍的打法。
知道川軍很在意戰爭主動權,提出這樣的條件。
他郁悶的搖頭,看來這仗是無法避免了。
只要是殲滅鬼子的可行性計劃,劉湘都會喜歡,他外柔內剛,意志非常堅定,當初吳興之戰,傷亡那么大。
看見犧牲和重傷的官兵,他只是痛,一點都不后悔。
馮天魁更不用說了。
再也沒有這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仗,讓他覺得痛快了。
“我知道,你想說,66軍退一步,可以消滅更多的鬼子。我也承認了這個話有一定道理,可是你想過沒有,我們這幾仗,都是建立在友軍配合的情況下,退一步的仗,是不是也要這樣?倒時候,日軍對我們有了堤防,人都不是傻子,誰愿意做龐炳勛,盧漢,為我們創造戰機?”
馮天魁本來想讓周小山親自去跑一趟,找劉湘。
“這是賀國光說的還是白崇禧說的?”
“別把人家想象的那么壞,人家兩個人為了五戰區的戰事,不管是協調,還是后勤,沒日沒夜的忙!你不說,戰爭開始第一年,打掉的老鬼子越多,對后期的抗戰越有利嗎?你不是說,空間換時間,需要的是防御部隊的堅持嗎?說別人時候,理直氣壯,輪到自己了,就慫了?”
“不是慫了,帶出四川的弟兄都是好樣的,好兄弟,好漢子,在四川苦練兩年,跟鬼子一兩個師團一起同歸于盡,多劃不來啊。經過這樣一仗,天知道還能帶多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