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軍很多弟兄都不怕死,可是怕身邊的人犧牲。
送別傷員的滋味并不好受。
哪怕醫生認為封萍沒有脫離危險期,馮天魁還是命令擔架抬到船上,轉往后方去。
上午還活蹦亂跳的人,突然生死未卜。
別說周小山心里沉甸甸的,就連馮天魁和劉湘心里也很難受。
原以為阻擋鬼子,創造殲敵戰機,也就是兩三天的事情。
馮天魁和劉湘都沒想到,這一擋,就是五天。
鬼子目前的空襲強度,一點不遜色于剛開始的時候。
南北兩線戰場,白天的每時每刻,都保持了三十架以上的飛機。
鬼子飛機同時還在巡視淮海鐵路,盯著五戰區其他部隊。
這至少要兩百多甚至三百架飛機輪替。
如此惡例的戰局,在平原上進攻,跟淞滬的血肉磨坊區別不大了。
即便馮天魁和劉湘,自己擔任二十兵團司令,也可能下令出擊。
他們只是有點期待。
這天晴的時間越長,下雨的時間怕也就會跟著延長。
再說,楚天舒還盯著鬼子的機場。
只要破壞了大汶口機場,鬼子未來幾天絕對不可能維持目前的空中優勢。
“小山,天魁,你們兩不會怪我堅持要打這一仗吧?”
“大帥,我明白你的意思,川軍退回去,可以成長起來,可是日軍用中國軍隊磨刀,成長的更快,他們士兵文化,軍事素質更好,只是缺乏實戰經驗。老兵帶新兵,像114師團這種重建師團,打完這仗,老兵成長起來了,再整補,又是一支響當當的主力!”
馮天魁說完,劉湘看著周小山。
周小山郁悶的聳肩。
盡管他心里知道,鬼子以戰養戰,從戰爭中磨礪戰爭的技能,只有給予他們殲滅性的重創,才能延緩他們進攻的步伐。
可是川軍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就算是立刻撤回去,144師一年都恢復不了元氣,至少50重炮團,短時間根本無法恢復。
66軍重炮團也一樣。
48門105火炮,一半都在山上。
鬼子刺刀頂在胸膛,夜里撤退只能把火炮拉進坑道深處把坑道炸了埋在土里。
以后有機會再戰山東的時候,可以把炮挖出來。
只有24門105野炮,4門150的榴彈炮,可以出動大量士兵幫忙,從湖上乘船撤離。
七萬六千人的川軍,從安徽,山西,潼關三地開赴滕縣,戰大汶口,打臨沂,圍殲東海,兩萬七千多弟兄傷亡在山東,這個戰爭還要堅持下去,虧到姥姥家了。
“小山,我在四川靠經營起家,當初軍閥混戰,死了不少感情深厚的老弟兄,當時我的心情,跟你現在差不多,天魁說他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我又何嘗不是!”
“滕縣這仗的兇險,我們內戰可比不了!”
馮天魁突然間的感慨,劉湘跟周小山都苦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