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貴如油。
北線66軍在歡慶這場春雨到來的同時,馬不停蹄的開始了部署。
雨夜打著火把,黑漆漆看不見。
不管是搬運火炮,炮彈,物資,糧食,傷員上船,都容易出現意外。
一切要趁早做準備。
馮天魁,周小山,都忙碌起來,重新部署戰場防務。
抽調南下兵力。
相比168師在大汶口一個旅折損過半,在陣地損失一個團,66師只有一個團的傷亡。
為了把三旅九團的架子盡快搭起來。
在太湖傷亡比較大的66師沒有帶上戰后招募的新兵。
每個團只有兩千人左右。
打到現在,直屬部隊派的派,走的走,三旅九團的主力團還剩下八個,其中12兩個旅的骨干都是出從永州帶出來的主力旅老兵,太湖新招募的一半新兵,經過臨沂和鄒縣的輪戰以后。
這些新兵也成長很快。
打順風仗還可以,但是打逆風仗,這一萬六千多人,要阻擋三到四個師團的北線日軍南下。
對羅家烈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
“大帥,軍座,讓趙杰副師長留一個旅守北線,羅副軍長帶66師其他部隊,跟我們一起南下,集中火力,盡快把鬼子打垮。一樣可以為北線堅守爭取時間!”
“真的可以這樣嗎?”
劉湘有點動心。
要是一個旅,哪怕全部犧牲,能擋住幾萬鬼子南下,為全殲板垣重兵集團創造條件。
那就太劃算了。
“大帥,別聽這小子胡說,他擔心家烈在北線出意外,鬼子第12師團一起開來,足足八九萬人,我們正面的三處高地,就要放三個團,滕縣縣城附近的戰略要地,也要放兩個。五個團捉襟見肘,我還讓等新20旅突圍撤回來的部隊調撥家烈指揮,分散在滕縣引爆炸藥,地雷,梯次阻擊。一個旅,三個團,開什么玩笑!”
馮天魁這么解釋,劉湘頓時明白了。
南線戰場,66軍的火炮一旦打響。
鬼子不得一改前些天小打小鬧,纏住66軍的作戰目的,瘋狂南下啊。
就那幾個山頭封鎖的十多門火炮,還有埋設的部分炸藥。
還真的擋不住警惕了的鬼子。
更何況鬼子會讓偽滿軍和老百姓開道。
被逼急了川軍面對失去空中火力的鬼子,一定會冒險阻止鬼子南下。
周小山那小子早就看出來了,這是一場苦戰。
他最煩打這種硬仗。
按道理,馮天魁不該從北線調兵,可是天魁跟孫震不南下,光憑借郭勛祺和鄧錫候的部隊。
不僅沒有反擊日軍的能力。
甚至不能阻攔鬼子北上。
還是兵力不足啊。
劉湘想起李家鈺被扣在了河南,只派了一個旅到了微山湖對面。
頓時有些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