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好消息,封萍做完手術,休養了一個月,決定來沂蒙山養傷!譚望嵩他爹譚東來也來了,他們帶了十幾萬百姓山東避禍!”
“你說多少?”
“電報上說,譚望嵩他爹帶了十幾萬百姓遷徙山東啊!”
“臥槽,他們遷徙的名義是躲鬼子,怎么躲到日占區來了!”
“他們到哪里了?”
“快到臨城了!”
周小山頭都大了,雖然滕縣,臨城大地主都跑了,土地也留給了名義上的保安團代管,可是十幾萬百姓,怎么安置啊!
本地百姓走了地主,托管的土地減租減息。
正在組織自治,防備鬼子掃蕩。
一下子遷徙過來這么多人口,都張著嘴要吃的。
萬一跟本地人起了沖突,麻煩大了。
譚望嵩他爹還真行。
給他老人家說日本人可能要炸花園口,一口氣遷出了這么多百姓。
這些百姓都愿意跟他走,足以見得他在當地的威望。
“鬼子安排了一些偽軍和警備部隊,在組織民工修復津浦線,他們這么多人要跨過津浦鐵路不是容易的事情,被逮住了全部都要去修津浦鐵路,我們這時候還不方便救人!吹集合號,發放槍支,彈藥,去接應他們!”
陳虎和羅家祥聽見集合號都有點傻。
陳虎帶著兩個縣大隊看家。
縮編以后的七個營,整理好裝備,浩浩蕩蕩就出去作為一次拉練了。
譚望嵩帶的兩千兵還要返回安徽,回到66軍歸建。
這搞的周小山無比小心。
不僅輕車簡從的只帶了直屬連十幾個老兵去見他們,甚至衣服都換成了便裝。
“什么情況,怎么把人帶到這里來了,這幾天鬼子為了恢復津浦路,都在偽滿軍的帶領下,四處抓人!”
十幾萬人,好大的壓力。
魯南戰役結束以后,讓譚望嵩去遷徙人口,也沒讓他往山東遷徙啊!
“小友是小山吧?”
面對一上來就開始指責,譚望嵩有些怕這家伙,他老爹可不怕。
“您好,您是譚縣長?‘
“什么縣長啊,老朽現在跟他們一樣,都是背井離鄉的難民!”
譚望嵩他老爹不到二十就有了這個兒子,看起來四十來歲,跟譚望嵩長的很像,自稱老朽,周小山很不習慣。
而譚望嵩他爹,顯然對周小山很感興趣。
“我也是沒地方可去,這么多人,拖家帶口,帶著牲口家具,去四川不現實,去陜西呢,哪里太窮,還容易跟當地人沖突,南下北上,都是投敵,不是好的選擇,聽望嵩說起周長官在川軍的戰績,周長官是老朽信的過的人,也許山東才是我們唯一的生路!”
周小山不由的覺得這老先生好眼光,帶著十幾萬人西南北三個方向避禍,短時間根本回不了家鄉,最大的問題肯定是因為生存,要跟本地人發生沖突。
只有來山東,自己會跟他們撐腰。
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譚先生,未來肯定會安置好這些百姓,目前幾個月會非常困難!”
“我們不怕,我們運了三四個月的口糧跟著走,未來鬼子會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燒殺搶掠,萬一有屠滅的村莊,我們就分散填進去!我們也有近萬的精壯,可以組織自衛起來打鬼子!”
聽說譚家變賣家產,換成糧食,引領者部分鄉親也跟著一起搬著糧食走。
短時間可以隨便找個地方藏一藏。
周小山松了一口大氣。
“真不怕?”
“不怕,打鬼子不僅僅是年輕人的事情,有你這個百戰百勝的軍師指揮,我這把老骨頭,跟我治下的百姓,也能拉得動槍栓,也有報國之志!”
“譚先生去做大兵,不是大材小用了嗎?如果您愿意加入我們,會為打擊侵略者做更多的事情!”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