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團之所以一支控制主力數量,首先是他不想給沂蒙山人民增加太多負擔。
縣大隊雖說全脫產了,訓練上了正軌,他準備讓他們在山區搞養殖,種植,實質是半脫產的。
區小隊和民兵沒有脫產,還在家里種地。
給他們一些武器,組織起來訓練,在鬼子來了可以第一時間預警,遇上戰事拉上去也不至于太吃虧。
根據沿海各觀察哨傳來的消息。
日軍巡邏艦艇對山東的巡視是三天打漁兩天篩網。
通常一個禮拜能看見一兩條軍艦。
這就有空子鉆了。
大米粒堅成立的藥物公司有些盈余了。
跟愛國華人組織一起,買了條船,買了些軍械,機械,化工設備,混在糧食里面。
米國籍的商船從南洋起運。
途徑日照。
分了幾個批次,以大衛在天津公司采購糧食供應日戰區,收購古董到大米粒堅為幌子,在山東沿海借口故障,靠近附近島嶼,然后組織小船從島上運回。
風險雖然大,可是對山東的支援也大。
被繳獲了雖然可惜,可是這些基礎設備并不貴,也損失的起,值得一試。
當前日本正在大批量跟米國進口各種戰略原料,進口后一部分沒有運往本土,反而運往東北,東北的工業能力,在很多領域已經超過了日本本土的生產能力。
游弋在東海,黃海的米國的商船他們不怎么監控,這個窗口期不會太長。
正因為這個計劃,周小山連湖西地區都沒去。
羅家烈的兒子羅正風帶著幾個川軍老兄弟親自押運。
周小山也必要親自去接。
獨立團在他的構想里,希望不大量征糧,利用這些俘虜和招收農民,發展經濟,也能存活下去并且發展壯大。
三個月一個新兵訓練周期,武漢也至少可以打三個月。
一方面盡量順利能接到這批設備和軍械,糧食等各種急需物資。
一方面,周小山盯著津浦線,看看能不能弄票大的。
還有一方面,沈鴻烈被緊急任命為山東省主席,其目的,就是讓他逼迫山東敵后部隊。
沈鴻烈手里沒兵,于學忠,曹福林都調到正面戰場去了。
他只能憑證三寸不爛之舌,靠著發委任狀,或者依靠統一戰線的力量,聯絡八路軍,發動敵后可以依靠的力量,盡最大可能調動山東敵后部隊,拖住鬼子。
為武漢勝利盡可能的爭取一些有利態勢。
搞不好他到了魯南,還會跑來獨立團拜訪。
羅家烈發來電報,不排除有提醒周小山的味道,怕沈鴻烈身邊人把周小山認出來了,畢竟當初第三集團軍很多人來過滕縣。
日后的敵人,未必是現在的敵人。
他在想能從沈鴻烈手里敲點什么東西,或者是讓陳虎偽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