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團的訓練方法跟紅軍區別很大。
戰術要求差異更大。
就拿這次打鄒縣的火車站來說,羅亮接到團部電報,利用自己復制的地圖,和幾個軍官在一起,把任務準確的繪制在地圖上,分散下去。
下面的指揮員只要手里有圖,打起來心里有譜。
連負責聯絡百姓搬運物資的同志,也不會出錯。
趙樹林由衷認為自己所學,所經歷的東西不夠用,這個話是有感而發。
他的話一出來,一分團的氣氛就詭異了。
別說馮天魁,封萍咧著嘴笑起來,連一分團部幾個66軍老兵也跟著笑起來。
“你讀過我們政委的文章沒有?”
“我們政委還寫文章?”
一分團川軍老兵們再次哄笑。
原來李念三知道政委是劉大記者的事情,沒有告訴趙樹林啊。
“參謀長,劉政委以前是隨軍記者,從川軍出山西時候就開始跟著了,有很多戰役的隨軍記錄,我們現在有紙張,印刷設備了,以后有空可以找她!”
還是封萍比較善良,不愿意看見參謀長如此窘迫,開口解開了趙樹林心中的謎團。
“我暈,原來大公報聲名顯赫的第一戰地記者,是我們政委!”
趙樹林在徐州讀過劉紫曼很多文章,終于反應過來了。
迎接他的,又是一串爽朗的笑聲。
“注意,保密!”
劉記者是江南大戶人家的閨女,她父親早年參加辛亥革命,也在國府任過重要職務,抗戰后舉家遷往重慶,做一個寓翁,憑借早年的聲望和財力,到不至于有人在重慶欺負他們家。
不過這年代的特務,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周小山親自張羅這件事。
劉紫曼已經給家里人發電報了,讓他們轉移到永州鄉下,尹昌衡會給他們改變一個烈屬的身份,讓他們安心在鄉下生活。
天黑了,一分團指揮部該前移了。
獨立團主力,四個縣大隊的新兵,都在前移。
湖西帶來的老百姓推著車,趕著牛馬也在前移。
川軍雖然變成了八路軍,用上了獨立團的番號。
打法沒有變。
民國時期沒有夜生活。
不管中國人還是日本兵,都睡的很早。
只要是沒有額外的事情,晚上九點就入睡。
直屬連加上招募訓練后的新兵,一共四個排混編,跟著偵查排一起分散作為尖刀摸哨。
在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掩護下。
四個車站同時在晚上二十點發起進攻。
為了對付鬼子護送專列的的薄皮列車裝甲車。
周小山專門讓士兵扛著戰場收集到的二十毫米機關炮,M2重機槍,還有意大利迫擊炮,組織了四個火力連。
由前線各車站軍事負責人掌握,不到必要時候,不得開火,一旦開火,要負責殺人滅口,破壞戰場痕跡,毀尸滅跡,不讓鬼子察覺八路軍有甫系川軍制式裝備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