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分團長調侃到團長身上了,劉紫曼,封萍,李念三都在偷著樂。
周小山伸出雙臂,示意聽他說幾句。
“這件事說明一個道理,八路軍首長高瞻遠矚,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對了,這半年時間,獨立團各位干部戰士日以繼夜,不負時光,根據地在我們辛苦的耕耘下,就能又小變大,由弱變強,取得的成績很明顯。反觀國民黨組織的武漢會戰,一百一十萬人,打不過日軍三十萬人!我們承認,中日兩軍之間,戰力差距明顯,但是也不至于四個月就潰敗糜爛吧?”
在川軍,軍委會卡住編制,怎么可能像山東這樣,你一個團的番號,想征多少兵,就能征收多少士兵。
只要你有槍支武裝山東人民,山東百姓就能用抗日的熱情回饋多少隊伍。
怕的就是你養不起。
哪怕是八路軍的嚴格紀律,也阻擋不了幾個分團長有占山為王的快感。
更別說獨立團孤懸敵后,一切靠自己,看見小股鬼子,大量偽軍營地,只要能撈著好處不吃虧,沒有命令也要打啊。
計劃周密,下手狠辣,誰的拳頭大,就吃香喝辣。
這在中央軍,川軍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軍座讓我們留在山東,來八路軍,真是來對了!”
趙子云都后悔自己定格在炮兵的位置上了,眼看著五個分團長一個個愜意的樣子,自己也想去帶一個分團,剛冒出一句話,就被周小山揮手讓他停了。
“這件事,我們私下不要說了,也不要讓老兵們提起,給老兵們一條紀律,以后誰提起,誰就去挖一天的地道!”
“八路軍是老百姓的隊伍,在反掃蕩中,保存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之所以讓你們來開會,怕你們對百姓轉移的事情,不夠重視,每個縣,每個縣大隊,都要檢查你們的轉移預案!”
把八路軍主力團南調。
集中到沂蒙山南部來,不僅僅周小山希望能把鬼子吸引到魯南地區。
更重要的是不要鬼子注意到山東腹地,幾個新建根據地。
希望是希望。
戰爭不是以單方面的意志為轉移的。
現在鬼子沒有出牌,目前還不清楚他們對山東采取是重點掃蕩的策略,還是全面掃蕩的策略。
一旦對手采取全面掃蕩的策略。
獨立團主力勢必要打出去,把山東中部山區的鬼子吸引到其他地方。
同時還必須要做好老百姓向山區的轉移工作。
“團長,我們徂徠山地區沒有問題,六個縣的縣大隊,都做好了轉移預案,只等鬼子有掃蕩的跡象,老百姓就可以朝著山區轉移,我們在山上尋找了一些天然山洞進行擴建,炸出了好些隧道,里面囤積了一些糧食和煤炭,足夠幾萬百姓過冬,如果轉移的百姓再帶點口糧,徂徠山,泰山丟守的縣大隊給我保證,萬無一失!”
“吹牛誰都會!”
“沒有吹牛,我們三分團別的不敢說,融入129師隊伍以后,加強了政治學習,保護百姓安全從來都是第一位的,留守都是老紅軍干部擔任縣大隊副隊長!”
周小山很重視地方武裝和民兵建設,根據地分團的縣大隊隊長,都是團干部兼任。
三分團有129師支援的一個連的老兵,又拿出了日軍從濟南出發掃蕩可能行進的路線圖,包括地圖在內的轉移預案。
把王長庚嚇了一大跳,連羅亮接在手里,都覺得燙手。
“團長,五分團組建時間短,缺干部,我們在轉移百姓上,做工作沒有三分團好!”
王長庚剛開口檢討,外面通訊兵就匯報,四分團帶著隊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