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孫司令在半路發電報來了。
能趕上晚飯。
“文華,除了周小山準備對付毛人鳳和中統,他還有沒有其他打算?“
人太多,連鄧錫候想找個時間跟潘文華單獨聊聊,也是下午才找到機會。
“怎么,怕了,擔心周小山那小子把天捅破了?”
潘文華此話一出,鄧錫候生動的臉龐翻了個白眼。
今天又被人嘲笑膽小了。
“我當然怕,怕把國民政府逼狠了,中央軍跟川軍打起來,周小山說,即便我們把民國政府趕出陪都,老蔣搬遷到西北也不會投降日本人!”
“我覺得小山說的有道理,老蔣不會投日,他投降日本,就丟了民族大義,別說地方軍閥勢必反撲!我相信這種民族大是大非上,中央軍是有判斷力的,不會都跟著蔣某人走。別看桂系在廣西戰局艱難,他們甚至巴不得川軍逼迫老蔣投日!”
進入的川東關防目前都在川軍手上,中央軍并沒有接。
他們甚至希望鬼子強攻四川,留守四川的川軍勢必出戰,跟日軍兩敗俱傷。
而川南仿照永州新建的中央軍新兵訓練和軍工補給基地,也能比永州更加強大。
“老鄧,小山給你說沒有?他認為川軍對抗戰貢獻,和目前的實力,跟川軍現在的政治地位極不匹配?”
“怎么著,他周小山還想當中央執行委員?”
“他準備抬你進去,甚至更多人!”
果然,周小山寧愿自己得罪國府大佬們,也要幫川軍大佬的爭取地位。
有舍才有得,他這么斷送自己前途的方式幫忙。
川軍大佬豈有不記他的人情。
腦子里這么想,鄧錫侯對潘文華說的缺不一樣。
“他以為我是唐式遵啊,北洋政府時候,我就當過四川高官,說實話,如果不是對國家,民族,四川人能做一些事情,我對當官沒興趣!”
“當官哪有帶兵爽啊!”
潘文華寧愿去做28集團軍司令,也不愿意當這個川陜綏靖公署主任。
抗戰爆發以后。
全川的糧食都被張群統籌,只有尹昌公頂住了壓力。
這么多學校,工廠在永州。
永州還有川軍的訓練基地。
自給自足尚且不能維持,66軍自己都不夠吃,交個屁的軍糧。
靠著跟永州關系好,潘文華把自己一個師送來永州,吃周小山戰前囤積的糧食。
吃老糧屯新糧食,雖然永州廣泛的施用小化肥廠增產,可是入不敷出兩年,囤積的糧食比七七事變少了一半多。
“可是光帶兵,沒錢養兵啊,后方的川軍要指望著國民政府發軍餉,難如登天,光給點糧食把命吊著,士兵們家都養不了!你的新兵是人家永州在補貼軍餉吧?”
想起永州補貼甫系川軍的糧食。
鄧錫侯也想把部隊都拉到永州來,可惜尹昌公不干啊。
王纘緒那個蠢貨,自己明明跟馮天魁同屬于劉湘系的川軍,關系搞那么僵。
以為當了川軍叛徒,抱上蔣某人大腿,萬事大吉。
殊不知周小山遠比軍委會大方,又有海外援助,嫡系中央軍日子都不如66軍和潘文華,郭勛琪,唐式遵,范邵增的隊伍。
軍餉吃虧不說,糧食也吃虧。
“拿人手軟,吃人嘴短,我吃了人家周小山戰前儲備的那么多糧食,這種時候不為他撐腰,我還叫人嗎?”
潘文華忽然想起上午劉周書和周小山的商議。
連忙替他們開口給鄧錫侯通報。
“對了,小山給你說大帥陵園的事情沒有?”
“沒有!”
“這樣的,周小山從夫人手里要了恒發洋行,說四川省政府撥款五百萬大洋修建甫澄公園不安好心,在抗戰這個非常困難的節骨眼上這樣做,容易被人戳脊梁骨罵?”
“這事我跟劉夫人私下時候說過,小山把劉夫人說服了?”
“是的,小山說恒發洋行自己掙錢,等打敗鬼子以后修,現在要先弄個假的施工隊和材料商,把省政府先期的兩百萬大洋騙出來,以夫人名義捐給川軍!”
張群又不是傻子,這種修陵墓的事情,查都不查一下就撥款,何況四川省政府窮的要死。
兩百萬大洋,劉周書不可能都給甫系川軍。
潘文華這話的意思,他的二十二集團軍還有份。
鄧錫侯眼睛都放射出驚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