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影視劇的世界四五年了。
每當書寫的時候,周小山就有點抓狂。
該死的繁體字。
身邊連本字典都沒有,來個搜狗輸入法也好啊。
寫不起的字還得問人,在山東寫完,還要劉紫曼幫忙校對稿子。
今天晚上寫的更多,手都酸了。
卓清影也沒睡,陪著一起寫稿子,幫他校對。
后來發現這稿子不能送去報社,跟在山東的劉紫曼一樣,又幫他重抄了一遍。
周小山挺挫折的。
鄧錫侯他們來了以后,卓清影開了門又把茶水端進來。
“小山,可以啊,這么秀氣字不是你寫的吧?早就聽說弟妹是一個才女,才貌雙全,打著燈籠都難找,你小子好福氣,真會娶!”
鄧錫侯看見兩篇,內容差不多,字跡完全不一樣,就開始調侃。
尤其是一篇比較規整的,字跡清秀,帶著一股娟秀俊逸的筆法,一看就是卓清影寫的,字如其人。
“鄧將軍謬贊了,小山書寫速度太快,很多字都簡化過了,害怕校對印刷的人看不懂,幫忙抄一遍,沒想到自己看入迷了,這還沒抄一半呢?”
“弟妹,鄧主任,我跟你們說,這小子思維速度極快,快的他自己的手都跟不上。前線就這樣,作戰計劃都不是親自書寫的,譚望嵩,汪兆凱,封萍幾個鋼筆字水平比較好的,都是他的壯丁!”
潘文華和鄧錫侯光注意字體和大致內容了。
孫震拿起一篇,看入迷了,還感慨起來!
“真的真好,小山,民國真能變成這樣嗎?”
“寫的什么?”
鄧錫侯提起一看。
《有權也不能任性》——改革,開放,依法治國,走根本強大之路,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
“這還好,中華民族都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還要偉大復興,我覺得扯淡!”
光看著標題,挺吸引人。
鄧錫侯擺了擺手,吹牛不是務實軍閥的菜。
可是他還是看進去了。
五千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一樣對抗洪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青銅器;
三千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英勇征戰;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如今,我們特娘的被一個彈丸之國欺負,快要亡國了!
是我們不努力,不奮斗嗎?
錯!
中華民族的血性,世界無雙,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會在危險的時刻,發出憤怒的吼聲。
湖南人會說,“若要中華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陜西人會說,“兩狼山戰胡兒天搖地動,好男兒為國家何俱死生?”
四川人會說,“不退外敵,誓不回川!”
河南人會說,“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江南人會說,“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河北人亦說,“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
兩廣人民更說,“飲冰十年,難涼熱血!”
東北漢子會說,“何如誓死?一拼以盡天職!”
前線的將士,用血肉筑起國家存亡的屏障。
可后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