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每次作戰必然表態,川軍戰力有限,只能配合作戰,敲敲邊鼓。
說白了,就是對國府歧視川軍,沒有公平對待不滿。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周小山戰功赫赫。
不僅得不到晉升,反而被壓制。
在這樣的局面下,周小山被壓制的越慘,越能得到川軍和川人廣泛的同情,甚至把川軍凝聚在一起。
鄧錫候,潘文華,孫震這么多人表態保周小山。
他手握川軍軍械補給命脈,在66軍地位又比較超然,根本不需要職務。
抓不得,殺不得。
周小山出事,鄧錫候,潘文華,羅家烈,郭勛祺等人被打臉,川軍必反。
陳誠仰天長嘆。
“國光,我跟你不止在各種場合說了十遍了吧,周小山和66軍只能安撫,最好是收編,可是某些人,眼皮子就是那么淺,為了那么一點芝麻綠豆的利益,非要把川軍和周小山推到我們對立面去,這下子好了吧。誰來收場!”
66軍戰力彪悍,戰功卓著。
在抗日戰場的服從指揮,顧全大局。
除了跟八路軍作戰配合默契,沒有什么能讓人不放心的地方。
陳誠早就想整體收編他們更改川軍旗幟,進入中央軍序列了。
吐槽歸吐槽,陳誠覺得這么讓川軍肆無忌憚的提要求也不行。
事情還是要辦的,侍從室那幫混蛋亂成一團,還有人擔心川軍進攻峨眉山。
雖說是委座抉擇,回到峨眉山,總得提出基本的框架方略給委座參考。
“國光,以你對川軍的把握,關鍵時候,總是可以拿出適合的辦法!”
“陳部長,高看我了,原本我在想,讓委座推遲兼任四川省主席的時間,把唐式遵調回來跟鄧錫候攪局,任命唐式遵為省主席。這樣饒國華因為潘文華在永州,對親近潘文華就會有顧及,唐式遵容易被煽動,跟鄧錫候肯定會發生矛盾!”
如果在川軍沒有提出這份刊物之前。
這是個好建議。
唐式遵好大喜功,自命不凡,加上他跟潘文華的矛盾根深蒂固。
的確可以進一步瓦解川軍的聯盟。
賀國光之所以沒有用這個計謀,更多是顧慮唐式遵回來,除了四川省主席,沒有合適的位置安置他,而委座又希望親自兼任。
“我們能不能在國府給唐式遵尋找職務?”
“二十三集團軍怎么辦?郭勛祺,羅家烈,范紹增三人關系極好,郭勛祺和陳毅是同學,時常請張云逸等將領來川軍交流,可以這樣說,新四軍可以大搖大擺出入50軍。唐式遵離開二十三集團軍,中央沒法派人接任,郭勛祺掌軍的話,麻煩更大!”
“親近共黨可不是好兆頭,郭勛祺不適合留在安徽了!”
“這節骨眼上,你敢把郭勛祺調回來?他沖在潘文華身前沖鋒,川軍聲勢更大了。”
“不能調郭勛祺,調楊森怎么樣?”
“雖說楊森跟甫系川軍尿不到一個壺里,可是抗戰兩年多,軍委會拿楊森當驢使喚,軍令,補給,彈藥,都受到極大歧視,你敢保證楊森回到四川,不跟王纘緒一樣,為了自己的部隊,求到周小山面前來?”
說半天,這件事又從起點回到終點。
都是軍需處,軍委會這些個混賬,利用人家川軍抗日的熱情,不拿人家當人看。
殊不知因果循環。
國府遭報應不算,現在壓力都在自己和賀國光身上了。
陳誠再次想罵娘。
“我是真沒想到,昨天晚上,周小山輕描淡寫說出來的事情,會造成這么大影響。還是要把他找來,問問下一步我們改怎么辦!”
“也是,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小子都會把棋放在明面上,只是我們沒重視很多細節,沒想到他會用這樣一種方式串聯起來,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