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了一路的吳啟標和同樣是菲律賓華僑領袖的李清泉,在抵達兵工廠的會議室的時候。
終于忍不住了。
“小山,永州的軍械修理所規模,管理,非常有水平,也超出我們的想象,可是你知道,我們在菲律賓的產業,一樣非常龐大,也有很多工廠!”
后世很多中國人出國,很難想象,民國時期的東南亞,華僑和華人究竟在當地社會經濟中有著什么樣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時候的東南亞,幾乎全是殖民地。
當地土族除了有點土地,其他都沒有。
作為殖民者的歐美人,他們更擅長大宗遠洋貿易,推銷歐洲泊來的東西以及掠奪。
干工廠,干莊園,玩配套產業經營的。
幾乎都是華人。
在南洋的華人數百萬之眾。
華僑企業家大都擁資甚巨,甚至各地華僑商會可以左右和影響整個南洋的金額。
尤其是華僑商業,約占南洋商業資本的60%以上。
據1938年統計,僅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5個國家的華僑財產,按當時國際匯率估計,合計近160億米刀之巨。
這時候的米刀可不是后世注水的米刀。
周小山買的P40,加上增加了戰爭可能造成損失的隨機配件,一架差不多才五萬米刀。
他還覺得買貴了,這玩意加上研發成本最多百分之四十。
這幫商人就欺負中國人火燒眉毛了,缺飛機打仗,死活不講價。
“小山,我為剛下飛機時候的唐突道歉,要知道,家族產業轉移,關系到無數華人的生計,菲律賓是中立國大米粒堅的殖民地,我無法說服下屬和商業伙伴!”
周小山還沒回答,吳蘊初搶先開口了。
“這件事,先別問,小山是為你們好,別看著加拿大,澳大利亞的蠻荒之地,我們已經先派人過去了,跟去的還有大米粒堅華僑領袖李國欽先生,陳先生為了支助國內抗戰,差不多都快破產了,把最后的給自己和家人養老的錢都扔到加拿大去了!”
連范旭東都不知道其中的內情,吳蘊初和陳敬方是為數不多知道周小山想法的人。
看著這些對祖國赤誠的海外游子。
同一脈血流淌,周小山很想讓他們避過東南亞的戰火。
如同當初永利,天原遷川一樣。
在四川尋找到新的機遇。
得到一場富貴。
現在的加拿大嚴重缺乏人口,根本算不上一個強國。
直到德國人打到英倫三島,持續的轟炸讓英國的很多產業轉移到加拿大,加拿大才繁華起來。
澳大利亞也好,加拿大也好,都是英聯邦,對德宣戰了。
利用未來同盟國的契機,很容易拿到身份。
進行產業開發。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新不倫瑞克省,現在每百公里人口不足十人,真正蠻荒之地。
日本人打香港,加拿大是參戰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