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存在兩種說法。
一是偷襲珍珠港事件是真正的偷襲。
二是米國人的陰謀,是故意讓偷襲成功的。
第一種說法當然是公認的歷史,第二種說法是在部分軍事迷中流傳的,特別是一些日本人始終堅持認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樁特大的陰謀。
為什么有這種說法?
因為日軍的偷襲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軍的戰略意圖沒有一件達到。
航母在開戰前意外調離夏威夷,機場的飛機一部分散落去周圍的小機場,其余沒有入庫,在機場整整齊齊的停好等著轟炸。
被炸毀的軍艦,很快改裝完畢,比以往的火力更加強大,這些光設計圖紙就需要很長時間。
1940年8月1日,大米粒堅宣布對日禁運,并凍結日本在美的銀行存款。
事實上1941年三月份,租借法案的生效,就代表著大米粒堅的孤立和中立立場的廢止。
米國需要一場偷襲來做介入二戰參戰的全民動員。
日本人就給了一場偷襲。
而周小山對交戰的雙方,都沒有好感!
二戰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正義的,是值得銘記的歷史恥辱,也是我中華民族不屈的觸底反彈。
可是這兩個參戰的國家,一是殘暴無恥的對手,沒有人性,另外一個是專坑盟友的隊友,眼中只有利益。
可是在民國,很多人對西方文明還是很向往的。
胡適甚至不承認大米粒堅是帝國主義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讓林霞和秦烈偵測珍珠港的情報,只是周小山的惡趣味。
果然。
功夫不負有心人。
林霞不僅提前一個禮拜截獲了日本人準備12月7日發動襲擊珍珠港電文,同時截獲了日本人于12月8日進攻香港的軍事計劃。
“山哥,你是不早就預料到日本會向大米粒堅開戰?”
這對小夫妻臉上的疲憊,被興奮的神情掩蓋。
初步完成工業化改革的日本人,欺負中國人孤軍作戰,如今有了強大的大米粒堅做盟友。
抗戰勝利的曙光來了。
前景一下子變得光明起來。
“租借法案通過以后,日本,米國在南洋都在撤僑!他們開戰是遲早的事情!”
秦國梁也聞訊趕來了。
抱著自己兒子,激動的晃動他。
“小山,這件事先通報余主任,還是先給鄧主任說!”
“我們先見余主任,另外給鄧主任發給電報,今天我們派飛機接他和潘主席來永州!”
這么大的事情,電報,電話都不方便。
秦國梁點了點頭,叮囑兒子和媳婦保密。
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