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途說的事你也相信?同古都打翻了,校長飛臨曼德勒,川軍冒著抗命的風險,還能忍住固守臘戍到保山一線遠征軍退路,說明指揮官頭腦很清醒,定力無雙!再說,胡鏈發來這么多情報,都是川軍提供的,對面55師團番號,指揮官,裝備,位置,包括身后可能增援五十六師團的一個聯隊,行軍狀態都一清二楚,你敢說人家不是為了打鬼子去白忙?”
盡管知道了川軍不會來,盡管不是很情愿,戴安瀾還是下定決心,繼續堅守。
遠征軍是甲午戰爭之后,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
同古的戰績,承載著中國軍人的榮譽。
不管是自己,還是200師,都不能容忍一段戰敗的屈辱,銘記在歷史上。
眼前鬼子四面合圍,龜縮在城里只能被動挨打。
踱步的戴安瀾嘆了一口氣坐下。
揮筆寫下。
目前,余部固守同古,援軍不至,又被包圍,唯決心以城池共存亡,以報祖國父老養育之恩,余若殉職,乃無上光榮,望愛妻勿過分悲痛,嚴教子女,以雪恥為己任,以光大我中華為目的,余雖死亦含笑九泉矣!
200師參謀長周之再附身看完師長寫給妻子的遺書,嘆了一口氣。
“師座,不至于,我們目前傷亡并不大,校長飛到曼德勒,肯定會督促各部出兵,我也相信新26師可以趕到同古增援!”
“曼德勒并不安全,英國人剩下的飛機都去了印度,現在緬甸的天空,是日本人說了算,就算是下午或者拂曉飛機降落曼德勒,風險也極大!我并不主張校長來這里,只是軍座有些放不下黃埔嫡系的身段,又顧慮跟川軍合作太好被人告了刁狀,以至于兩軍沒有密切合作!”
杜聿明是200師的老師長,整個第五軍都是200師擴編的,就連200師最后一個戰車團,也歸屬軍部直屬。
這位軍長在200師威望很高。
戴安瀾明知不該抱怨,聽著同古四處炮火聲,他實在忍不住,只是措辭選擇的很含蓄。
同古的的炮火一連三天都沒有停止。
一線防御陣地被轟塌了退入二線。
公路上的狙擊陣地被炸彈破壞,退入兩側。
200師打的非常頑強,以至于日軍東條英機都認為同古之役為旅順攻城以來從未有過之苦仗。
日本人仗著火炮掩護,坦克沖刺,沿著同古城的主干道,沖進了城里,沿著同古縱穿的主干道,把200師的防線一分為二。
200師也在東南朝西北走向的這條主干道上,利用英國人留下的炮彈,炸藥,給鬼子準備了一頓飽飯。
沖進來的十二輛坦克,裝甲車,全部被炸翻了天。
戰爭是相互了,也是殘酷的。
沖進來的日軍在大爆炸之后,迅速占領了借道,200師進攻了兩次,傷亡太大沒有拿下來。
戰斗進入膠著。
盡管200師官兵,苦心積慮給鬼子挖坑,可是鬼子軍事素養,戰斗經驗,武器裝備在哪里放著。
甚至鬼子飛機成群結隊的開始俯沖掃射,協助地面部隊攻擊。
忽然間,鬼子飛機則朝著城外成群結隊的撲了過去。
遠處,新編二十六師的槍炮聲已經可以聽見,M2重機槍清脆的槍聲,聽起來猶如死亡的序章,是那么動聽,他們不僅朝著天上敢于俯沖的鬼子飛機開火,也對準了兩個師中間負責阻擊的鬼子兩條薄薄的防線。
當廖耀湘發電詢問是否兩師匯合的時候。
如果說,這場莫名其妙的阻擊戰,是掩護友軍突圍,那么200師的任務完成了,之所以還在打,是因為杜軍長和史迪威,亞歷山大為中央軍主要的進攻方向,出現了巨大的分歧。
杜軍長主張東進。
亞歷山大建議遠征軍南下。